聯合報 記者章凱閎/綜合報導
行政院端出同婚專法草案,讓同性伴侶可準用民法結婚,但挺同團體內部卻存有不同聲音。部分團體肯定府方,在承受反同方壓力下,已努力提出一部合乎大法官意旨的法案;但也有團體認為,草案排除同志伴侶「共同收養」等權利,有差別待遇之虞,堅持「修民法」才是真平權。
公民團體「國際社會主義前進」今天聚集行政院大門口前,抗議府方甫通過的「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成員許偉育表示,專法草案從「名稱」到「內容」,處處可見政府對於反同勢力的讓步,例如排除共同收養,也未保障跨國婚姻。
公民團體「國際社會主義前進」今天聚集行政院大門口前,抗議府方甫通過的「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記者章凱閎/攝影
許偉育說,接下來,專法戰場移至立院,許多反同團體將利用金錢與傳媒機器的優勢動員,以宗教之名行恐同之實,施壓立委改以通過「共同生活法」,呼籲同志團體尚別鬆一口氣,「現在不是普天同慶的時刻。」
對此,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呂欣潔表示,現在院版專法草案「確實不是完全平等」,但就政治現實來看,包括公投後,反同方挾著民意優勢,加上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解釋設定的兩年時限;她認為,政府已努力在正反雙方間權衡,而非一面倒向反同方。
呂欣潔表示,草案進入立院審議階段後,婚姻平權大平台會持續監督,改善差別待遇的法條;但若要推翻專法,改以直接修民法,「就現在的政治現實來看,確實不可能。」但若把戰線拉長到5年、10年,爭取實質平權並非無望,同運腳步不會停歇。
許偉育則表示,未來將繼續號召「群眾鬥爭」。他舉例,大法官在2017年做出釋字748號解釋,背景正是2016年底,有20萬人走上街頭響應婚姻平權,「同志平權不是政府的恩賜」,現在還不是鬆懈的時刻。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成立於2016年,每周在大台北地區進行街頭倡議,也曾向反同教會、反同政治人物示威,主張以「民法」保障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