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承穎、鄭媁/台北報導
非酒精飲料製造業未列入電費緩漲範圍,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指出,疫情期間業者加工產製物資,配合政府防疫,卻未列入凍漲範圍,已發文給經濟部要求凍漲;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則憂心會有「蝴蝶效應」,他說,電價調漲標準未透明,未來只會轉嫁在物資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民眾負擔更重。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說,凍漲政策不周全,若有業者為供應民生,就該凍漲。
經濟部針對產業用電大戶7月起調漲電價百分之15,但考量內需、民生產業受疫情衝擊,民生相關高壓用戶將不調漲,但同樣是攸關民生的「非酒精飲料類」卻未被列入凍漲行列。業者不滿地說,政府一紙公文就要「工廠24小時生產包裝水、各式飲品,供應民生,凍漲卻未列入範圍內,有失公平!」。
莊瑞雄說,疫情爆發以來,各行各業都遭受困境,飲料業為使防疫物資供應無虞,加工產製,令人感佩,但這次凍漲,卻獨漏同屬民生重要物資的飲料製造業,讓業者陷入營業成本增加,卻不忍調整售價的兩難處境,因此建請經濟部將其納入不調漲行列。
曾銘宗說,政府在此次調漲電價及凍漲產業政策考量上,確實不周全;若有業者是配合政府供應民生,應該也給予凍漲。政府一方面促銷國內觀光,但旅宿業仍漲電價;高中以下校園凍漲,幼兒園、托嬰中心也照漲,顯政策相互衝突、決策非常粗糙。
曾銘宗說,既然電價調漲已實施一段時間,哪些矛盾、掛一漏萬的產業,應聽取各界意見,全面檢討。
張其祿說,跟民生關聯性高的產業,要先盤點出來,才不會因電價調漲衝擊這麼大,但這次標準很隨意,盤點也不是很清楚,這才是問題,若未事先評估,就會讓民生物資價格連動,比如這次飲料業未凍漲,業者生產民生必需的礦泉水,就會轉嫁到價格上,衝擊的還是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