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婕翎/綜合報導
「社會是一個生命體,任何個人都是肢體,像是葡萄樹的枝葉,也像是社會網絡的節點,任何肢體受到傷害,其他的肢體也一起受苦;任何節點有所損失,整個網絡也受到動搖。所以在公衛觀點上,我們一定要知道怎麼讓自己不生病,不要去傳染別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上面這段話語出我國公衛專家,也是現任副總統陳建仁。全民擔心武漢肺炎爆發社區感染,全民瘋搶口罩,自以為健康的居家檢疫者卻無視規定在外趴趴走,對比之下,副總統溫柔卻堅定的提醒,才應該成為真正的全民運動。
自以為健康的居家檢疫者無視規定在外趴趴走,成為社區感染隱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自以為健康的居家檢疫者無視規定在外趴趴走,成為社區感染隱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M5NzAwNW5ld3M,/f055e3cb773648e8_1278x752.jpg)
武漢傳出不明肺炎至今不到兩個月,人們對於這個新興傳染病依然陌生,抗煞專家不斷警告,武漢肺炎約百分之三的感染者恐是無症狀或輕症者。目前台灣仍停留在境外感染及家庭群聚感染,防堵社區感染是防疫最重要的關口。
為全力防堵社區感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訂出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規定,甚至祭出手機定位電子監控,如今需居家檢疫十四天的對象不斷增加,隨著全球疫情升溫,想必居家檢疫人數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警政單位每天接獲的失聯通報高達五十到六十通,也沒有少過。
即使民政單位每天打電話關懷打到手軟、警政單位以「重大案件」規模抓人抓到腿軟,若具感染風險民眾不自律,成為社區感染破口的未來其實不遠。防疫如同作戰,應該全民皆兵,聽話照做不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應該是責任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