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521

蝸牛巷、神農街…夠老才潮 台南歷史街區吸人氣

#地方 #老街 #風貌 #老屋 #越老越潮

記者曹婷婷/台南報導

台南以古都著稱,為避免老街風貌因過度開發變樣,台南市府2012年率先全國制定《台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針對1971年前興建的房屋,陸續推出歷史老屋補助、老屋立面景觀修繕補助,留住老屋、老街區,甚至打造出藝術聚落,已使台南成為「愈老愈潮」的歷史文化觀光典範重鎮。

十八卯茶屋今年屆滿百歲,昔日的食堂重生後,不只賣茶水,更是一處藝文交流的場域。(曹婷婷攝)十八卯茶屋今年屆滿百歲,昔日的食堂重生後,不只賣茶水,更是一處藝文交流的場域。(曹婷婷攝)

公園路321巷從老宿舍群,變成藝術團隊進駐的321巷藝術聚落,成就老屋蛻變為展演空間的藝文新可能。(曹婷婷攝)

公園路321巷從老宿舍群,變成藝術團隊進駐的321巷藝術聚落,成就老屋蛻變為展演空間的藝文新可能。(曹婷婷攝)

市府文化局指出,比起台北、台中、高雄等都會型城市,台南總被貼上非都市型態的標籤,卻也因此保存許多60年以上的老建築,前幾年掀起一波「老屋欣力運動」熱潮,讓這些老屋翻轉成為最夯觀光標的。

因文學家葉石濤得名的台南歷史街區「蝸牛巷」,位居中西區永福國小對面,透過蝸牛裝置藝術,營造成處處有蝸牛的特色巷弄,石板鋪面選用葉石濤文學字句,並結合當地五條港歷史,呈現保西宮街、中元巷等早期地名,保西宮、沙淘宮2座老廟隱身狹小巷弄,見證出五條港與赤崁的歷史文化。

此外,神農街、新美街、信義街、正興街等原已大致保存舊時巷弄氛圍的老街區,一間接一間老屋開起咖啡店、文創店舖、藝文空間,吸引絡繹不絕的人們上門品評老屋風采,讓愈來愈多不是為了傳統小吃,而是為了浸淫歷史文化的人們到訪。

1932年12月5日由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設計、俗稱「五層樓仔」的林百貨開幕,迄今已85歲,是台灣現存最久的百貨公司,2014年轉型以台灣最年輕的文創百貨之姿重新開幕,3年多來已締造400萬觀光人次,成了「最老也最潮」的百貨公司。

台南公會堂旁的「十八卯茶屋」,原是百年歷史的「柳下食堂」,一度湮沒在草堆中,業者葉東泰將「柳」字拆解成「十八卯」,以此為名的茶屋重新出發,不只賣茶水,更是一處藝文交流場域;公園路321巷的老宿舍群也在重新打造後,搖身變成藝術團隊進駐的321巷藝術聚落,從荒蕪到活絡,成就老屋蛻變為展演空間的藝文新可能。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