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麗蘭/雲林報導
濁水溪揚塵問題惡化,雲林縣府多次反映中央,最近終於獲得善意回應,確定2018年治理原則「中央治本、地方治標」,第四河川局將進行較大面積濁水溪河沙疏濬工程,減少裸露面積。
濁水溪沿岸的西螺鎮文昌國小全校每班都裝空氣清淨機與冷氣機,學童上課比較舒適。(中時)
覆蓋撒種減少裸露面積
雲林縣民長年忍受揚塵之苦,環保局指出,行政院4日召開濁水溪揚塵改善會議,討論107年分工協商,確定由水利署負責濁水溪揚塵整治作業。
9日下午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澤成率領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交通環境資源處、經濟能源農業處等單位,會同濁水溪兩岸的雲林縣、彰化縣府勘查防治施工地點,包括西濱大橋上下游的「水覆蓋」範圍、崙背鄉草湖社區及二崙鄉四番地「綠覆蓋」及防風林區域。
環保局空氣噪音汙染防治科長廖崇圜表示, 經多次協商,水利署已將原先防制經費由2017年3000萬元提高至2018年6000萬元,將執行較大面積疏濬、水覆蓋、覆蓋稻草、撒種草籽等工程。
集集攔河堰不可能拆除
地方治標工作則由環保局執行環境清理、灑水、噴三仙膠固砂等勞務。
雲林、彰化兩地環保團體8日聚集前往南投集集攔河堰管理中心,要求水利署應該要拆除集集攔河堰,否則上游淤沙、下游的揚塵越來越嚴重。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表示可以討論改善方式,但攔河堰不可能拆。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集集攔河堰釋放出濁水溪生態基流量原為每日6萬立方公尺,去年11月東北季風強勁造成沙塵暴時,曾釋出每日35萬立方公尺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