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
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低衝擊開發」是現在都市計畫的新趨勢,內政部營建署將都市計畫審議和排水審議結合,未來要開發新社區或進行都市更新計畫,都要思考如何把每一滴雨水留在社區,回收再利用。
內政部長李鴻源談低衝擊開發,以台大校園多條主要幹道為例,柏油路面碰上暴雷大雨,對保水毫無貢獻,是最壞示範。 (圖/翻攝自臉書臺大語文中心外國語文組 The NTU Language Center)
李鴻源說,並非完全不開發就是保護環境,多年來台大風貌改變不少,椰林大道等主要道路卻始終以柏油鋪設,對都市保水來說,沒有任何貢獻,碰上暴雷大雨,道路旁低漥地區還會淹水,這是低衝擊開發的最壞示範。
大學占地廣闊,影響環境甚鉅,李鴻源認為,台北科技大學就做得很好,包含地磚、停車場等設計,讓雨水落下來不會沒地方跑。台大還有可加強之處,首先是把柏油刨掉,換上透水鋪面。未來包含停車場、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都必須同時考量排水,低衝擊開發技術已經成熟,將入法強制規範。
李鴻源表示,低衝擊開發由四個結構組成,包含水、防災、生態和碳足跡。碳足跡是只所有行為會製造多少二氧化碳,是否有其他碳排放較低的替代策略,營建署對前三者的要求較明確,碳足跡是下一步。
李鴻源指出,未來營建署指導的開發計畫,都要符合相關規範。板橋浮州和桃園A7合宜住宅屬於低衝擊開發,整體社區營造都是綠建築標準,從建材生產開始,規畫、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都必須消耗最少地球資源,桃園航空城也將納入低衝擊開發範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在今年10月就會完成報告,做為未來營建署執法的重要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