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文德/台南報導
立委林宜瑾連續13年與地方企業合作歲末送暖,4日發放生活物資、紅包給弱勢家庭,但林的辦公室統計,去年弱勢戶有2100戶、今年符合資格僅剩1650戶,推測恐怕是土地公告現值調漲,中低收補助條件卻未與時俱進調整,導致弱勢更難取得補助。市府表示,原有福利身分的家戶,土地房屋筆數若無異動,仍繼續保有福利資格。
南市社會局表示,2022年低收入戶8775戶、中低收7069戶,2023年低收入戶8274戶、中低收6515戶,南市弱勢家庭占整體的比率下降大約0.08%至0.09%,而衛福部近10年統計各縣市都是逐年微幅下降,主因可能是少子化,戶內依賴人口數也隨之減少。
林宜瑾擔任議員起就與地方企業合作送暖,迄今為止超過2萬戶弱勢家庭受惠,今年發的物資包含白米、麵條、醬油、沙拉油,還有1包紅包,市價達1200元,許多單位也熱心響應,有美容美髮店家熱心義剪、南市書法協會揮毫寫春聯等。
不過林宜瑾說,近來收到許多弱勢家庭的陳情表示去年領得到補助、今年就領不到,發現這些弱勢朋友可能代代相傳的不動產,因土地價格連年漲,平均公告現值也在漲,部分地方政府對中低收補助的條件沒與時俱進往上調;她說,會再積極向中央了解這問題、找出辦法。
社會局指出,每年總清查時確實發現因土地公告現值而產生影響,不過原本有福利身分的家戶,如果土地房屋筆數沒有異動的話,還是會繼續保有福利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