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斯穎/新竹報導
楊文科近日到竹縣交通控制中心了解大新竹地區智慧交通控制運作及路口即時車流狀況,透過路口監視器畫面,發現上午8時科學園區主要交通節點新安路及園區一路車流已明顯壅塞,連帶影響下游竹北市進入園區主要通勤廊帶經國橋與自強南北路交通順暢。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新竹縣市啟動「大新竹地區智慧交控系統」計畫,透過路口監視器、車流偵測設備,動態調整約36處紅綠燈時間。記者陳斯穎/攝影

楊文科表示,園區長久以來的交通問題,民眾都把予頭指向縣市政府,但大新竹交通問題已無法單靠縣市政府解決,園區內交通若無法有效分流、紓解,對竹科上班族而言,這套智慧交控改善似乎不是很有感,竹科管理局應針對園區如何短時間疏散、分流加強管理,從內部降低園區的車流,外部則與縣市政府共同合作才能真正改善。
科管局表示,為解決交通問題,除增設新安路匝道、拓寬國道1號新竹科學園區交流道南下出口95B匝道、竹科力行三路調撥車道等硬體建設外,也設置園區Youbike,園區各區域主要節點設置資訊可變標誌提供用路人交通資訊,園區內有免費巡迴巴士,並協調縣市公車駛入園區等,另配合縣市合作的交通改善計畫,科管局也辦理AI智慧交控試辦計畫,預定今年底前上線,以科技改善聯外交通問題。
交旅處長游志祥指出,「大新竹地區智慧交控系統」計畫是透過路口監視器、車流偵測設備,動態調整新竹縣、市約36處路口紅綠燈時間,運作2年來,從竹北文興路到埔頂二路的車程時間比過去減少超過10%,日後二套系統將設法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