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曾亭皓/綜合報導
近年「房貸利率」與「貸款負擔率」竟陸續呈現反向指標!據最新資料顯示,今年6月,國內5大行庫的房貸利率,明明以降至7年來最低點,但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資料卻顯示,住宅貸款違約率卻不斷在攀升,貸款負擔率也越來越高,顯示近年投資客已逐漸「凍未條」,受寬限期到期壓力,陸續違約出場。
近年房貸利率逐漸降低,但房貸負擔率、房貸違約率卻不減反增。(圖/好房網資料中心)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劉佩真表示,房貸違約率與房貸利率自2014下半年後,就陸續走向反轉趨勢,即便近兩年房市回溫,但仍不及2014上半年的交易狀況。據經研院調查統計,2016年使用寬限期的比例約占3成,因此估計,明年恐將會有超過萬筆的寬限期到期,可能再提高房貸違約率比例。
劉佩真透露,因近年房貸逾放比逐年上升,統計至今年甚至已攀升至0.26%,雖然未達失控程度,但已引起了金管會的重視,金管會將針對行貸寬限期展開調查,並提出各別的總量管制。預計房貸利率將於今年底,有機會上漲,估計未來將能止跌回升。
日前,好房網TV直播節目《欽差大人辦案啦》也曾提及「委售潮要來了!」當時,依據內政部提供的核發使照量估算,發現全台約有30%的買家均使用寬限期,比例之高,相對的,待寬限期過後,本利攤還的壓力,可能將形成一股賣壓,引爆一波委售潮。只是本預計明年發酵的效應,今年已陸續有感。
試算寬限期到期前後的差別,以「房貸1,000萬,利率1.8%,寬限期3年 ,房貸20年」估算,寬限期內,每月僅需繳款15,000元,但寬限期過後,本利攤還卻直接增加了41,938元,變成每月須繳56,938元,近四倍的價差,容易造成投資客難以負擔,逐漸違約出場。
房地產專家Dolin66曾於好房網表示看法,認為房貸違約率悄然上升背後的效應,恐將讓許多本來期盼藉由寬限期等待房價回升的投資客,逐漸面臨比過去高3倍以上的還款壓力,進而產生房貸逾放比持續攀升、加速房地產價格下修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