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346

以房養老+三代同區 高齡新思潮

#理財 #以房養老 #三代同區 #高齡化 #曾旭正

記者周思宇/台北報導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昨表示,目前高齡人口歷經經濟起飛期,多從鄉村移居都市,亦較其他世代富裕,可安排退休生活,若能「以房養老」,將舊公寓留給子女,另在鄰近社區購買具無障礙設施的小套房,不僅居住方便,亦可就近照顧第三代,如此便不再是三代同堂,而是「三代同區」。

人口老化 互助共享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昨舉辦「高齡社會下的韌性都市及健康家園」座談,邀請曾旭正、中華經濟研究會董事長胡勝正、前教育部長黃榮村、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等人與談。

談及鄉村老年人口,曾旭正表示,鄉村的問題是子女離家、無人繼承家業,建議仿效台南部分社區,發展社區合作社,例如將種植有機米收入,作為社區老人照顧。鄉村老化的重點引入年輕人,一方便提升農業競爭力,二來增加人口活力,促進世代間的照顧。

曾旭正說,人口老化不只是家庭責任,而應由社區設法協助家庭,強調合作、共享、互助,例如長青食堂由一群老人共煮共食,應多鼓勵社區營造組織推動類似制度,年輕人亦可考慮發展相關社會企業,結合老人需求。積極建構「韌性社區」黃榮村也提出所謂「韌性(resilience)社區」的概念,以往都是以災害應變為主,例如九二一震災、八八風災都有專業團隊、志工團體、社區營造組織的協力互助,收效很大,如今面對高齡化社會,特別是失能減緩,更需要類似組織「轉化」才能成事。

黃榮村指出,建構韌性社區,老人不只是「使用者」,因身處其中,可以透過適當機制變成共同創立者,如此亦可延緩失能,也是健康老化的做法;他建議,應全面清查、盤點關於終身學習、志工服務、參與社區醫療等機制,而老人有知識、經驗,亦可參與創業。

此外,陳亮恭指出,台灣社會太忽略「失能」,認定這是「家庭照護」的責任,但根據研究,失能比得到疾病的死亡風險更高,外界以為年紀愈老,醫療花費愈高,但並不盡然,失能才是開銷主因。未來應以「預防失能」為目標,包括視力、聽力等感官系統、行動能力以及心智的健全。

他也批評,台灣醫療只學美國提經管理效能,卻未思考老人特殊需求,65歲以上老人有16%有身心失能,70歲以上有則高達40%,面對高齡病患多從疾病加上身心失能已是常態,但台灣的高齡照護,就是片段化體系、片面化的思考,見樹不見林、看病不看人,須重新檢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