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隨著「高齡化」、「少子化」社會來臨,老年退休所衍生的問題無可避免,各銀行為幫助銀髮族過更有尊嚴、品質的生活,陸續開辦以房養老貸款,提供年長者融資管道,能安心居住於熟悉的環境,並透過每月撥款取得生活資金,達到「老有所養,老有所終」的照護。
銀行主管指出,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未來退休後生活可能長達2、30年,應即早規畫、妥善安排。以內政部人口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295萬人,占比已達13%,預估2017年將超過14%,達到聯合國「高齡社會」的標準。
第一銀行分析,大部分的民眾在規畫退休計畫時,大多忽略資產保全的重要性,若努力打拚大半輩子的財富,最後遭到詐騙、不當挪用或其他保證債務牽連,等於所有努力付諸流水。
因此,一銀建議可辦理「不動產保全型信託」及「金錢信託」,藉由交付信託來保全不動產,並確保存款、保險金及每月以房養老的給付金錢能夠專款專用,守護得來不易的資產。
對以房養老,銀行公會更積極提出多項建議。其中,銀行公會建議,基於以房養老的產品複雜,且借款人多為年長者,不易充分了解,可參考美國及香港的作法,由專業的機構或人員提供借款人諮詢服務,清楚說明主要權利義務關係後,才能向銀行提出申請。再來是建議內政部提供借款人遷籍、死亡等戶籍資訊,轉聯合徵信中心建檔,以利銀行查詢利用,降低授信風險。
此外,銀行公會也希望金管會同意,銀行辦理以房養老的資本計提,得比照自用住宅貸款適用風險權數45%,並建議金管會同意銀行辦理以房養老,備抵呆帳提存比率可以不需要至少達1.5%的規定,可以僅提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