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
新台幣對美元2024年狂跌,整整跌過2元,2025年頹勢未歇,至10日貶至32.964元,盤中最低更已到32.996元,幾乎伸手就能摸到33元大關。
匯銀主管分析兩大關鍵,一是亞幣全都弱,因此央行未進場阻貶;二是近期貶值但量能不大,出口商拋匯熄火,即二大防線失靈使匯價失無支撐力道,預料本周新台幣很可能失守32元,暌違近九年又見到33元價位。
觀察新台幣近半年來的表現,去年8月、9月連漲兩月,一度看到升值曙光,但殺出川普勝選贏面大題材攪局,市場持續「川普交易」至今,更打亂美國聯準會降息步伐,近期聯準會官員種種鷹派論述,澆熄今年大幅降息的期待。
且最新的美國去年12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5.6萬人,創九個月來最大增幅,且失業率下滑至4.1%,反映就業市場逐漸好轉,進一步鞏固聯準會緩降息預期,美元指數短線穩在109高位。
根據央行統計,新台幣前次出現33元價位,要追溯至2016年3月10日,之後就不曾再見到此低價,尤其2021年新台幣最強時期,還一度飆升至27元,如今又將回到33元。匯銀主管透露,不少出口商大賺匯差,但近期已顯現惜售氛圍,「價格不夠低就不想拋匯」,匯價跟著亞幣直直落。
匯銀點名新台幣摜破33元兩大關鍵,一是全體亞幣全面軟趴趴,但新台幣並非震央,貶得不夠多,因此央行頗有放手意味,頂多就稍微提供必要的流動性,「看來目前沒有設防線(33元)」,只留意盤中是否急升急貶略出手穩一穩;二是出口商拋匯近期都是價格「高高掛」,有別於先前在32.9元上方就出手,不少直接掛在逾33元價位,「感覺市場就是看空新台幣」。
匯銀主管認為,過去支撐新台幣主力之一是靠出口商拋匯,但從新台幣這波走貶中,量能並未放大,顯示出口商多偏觀望,靜待貶到更好的價位。因此,儘管後續有美國公布零售銷售等數據發布,但對匯市影響有限,預期短線美元仍將相對強勢,新台幣應是偏弱格局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