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端午節即將到來,高雄市衛生局日前會同市府消保官、食藥署針對市售各式粽子及食材展開稽查,共抽驗128件,在1件香菇、1件筍干各檢出農藥與二氧化硫超標,另有4件蝦米檢出甲醛,因供應商位於外縣市,已移請轄管衛生機關釐清是否有人為添加情況。
衛生局表示,稽查人員在傳統市場、賣場、超市、南北貨攤商、食品製造業及餐飲業等場所,抽驗調味醬料32件、即食粽子27件、蛋黃18件、蝦米16件、豬肉12件、花生及粽葉各8件、醃製蔬菜3件、香菇及香菜各2件,檢驗防腐劑、甜味劑、硼砂、色素、殺菌劑、甲醛、漂白劑、動物用藥殘留、黃麴毒素及農藥殘留。
![高雄市衛生局會同消保官及食藥署聯合稽查抽驗端午節粽子及食材,在香菇、筍干及蝦米等產品檢出有農藥、二氧化硫及甲醛,已移請供應商所屬衛生機關調查處分。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TgyOTc4N25ld3M,/9905b21d102699c1_1048x589.jpg/qs/w=600&h=600&r=16888)
衛生局食品衛生科說,不合格產品包括五城肉粽店的散裝香菇,檢出殘留農藥貝芬替2.23ppm(標準0.5ppm以下),供應商位於台中;振成行的筍干檢出漂白劑二氧化硫 1.24 g/kg(標準0.5 g/kg以下),供應商位於屏東。衛生局已要求業者將產品下架,並分別移請供應商所在地衛生局依法辦理。
衛生局表示,蔬果經檢驗農藥殘留不符規定,依食安法第15條,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筍干檢出添加二氧化硫超標,依食安法第18條,可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衛生局也在賣場、生鮮超市販售的4件蝦米中,檢出10.29至15.96ppm甲醛(標準為不得檢出),供應商均在外縣市。雖水產品儲存期間可能經由酵素作用自然代謝而產生甲醛,濃度背景值約介於9.1至243.6ppm間,該批蝦米甲醛含量也在標準內,但甲醛並非准用的食品添加物,已移請供應商來源所在地衛生局,調查是否有人為添加情事。
衛生局表示,人體食入過量二氧化硫,可能刺激腸胃道,甚至誘發氣喘發作,導致呼吸困難;長時間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可能加重肝、腎負擔、引發腸胃道疾病。消費者購買粽子食材時,應注意是否為自然色澤、無異味及貯存環境良好,並可用清水或溫水浸泡30分鐘、充分沖洗,減少農藥及食品添加物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