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誠品生活(誠生)受疫情衝擊大傷「利」氣,19日宣布下半年再關三店,今年以來關店數累計高達九店,對照誠生第二季出現上櫃以來首次虧損,拖累上半年稅後淨損1,521萬元,每股淨損0.32元,誠品這波計畫性關店行動,被業界視為營運止血、調整體質,抖落包袱再輕盈出發之舉。
誠生第二季稅後淨虧2,235萬元,每股淨虧0.47元,為上櫃以來首度虧損,毛利率38.57%、年減7.69個百分點;累計前七月營收25.33億元、年減15%。
誠品董座吳旻潔。圖/邱莉玲![誠品董座吳旻潔。圖/邱莉玲](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YxMjU5MG5ld3M,/3df5f3dc296c5d51_450x450.jpg)
![誠品董座吳旻潔。圖/邱莉玲](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YxMjU5MG5ld3M,/3df5f3dc296c5d51_450x450.jpg)
誠生董事長吳旻潔早在5月股東會便預告,今年預計關閉8~10家老舊社區店與百貨高樓層店後,明年配合新開發的電商平台上線,開啟新一波M型化展店計畫,朝社區生活小店、文化觀光大店兩極化發展,包括與裕隆合作開出的新店裕隆城誠品旗艦店(預計2022年第二季前開幕)。
吳旻潔說,誠品的目標是成為閱讀與生活的全通路平台,已布局近三年的全通路計畫,明年近250萬會員將可有感體驗。全通路計畫包含台灣實體通路除舊布新、更新會員制度與APP數位服務、建構電子商務、內容網站等。為此,誠品首次成立技術團隊,並預計投資逾2億元在桃園平鎮建置新的物流倉儲中心,線上線下串連導流,提供個人化服務、24小時到貨服務。
此前,誠生正藉由這波除舊布新,重新調整展店策略,關閉不具經營效益的店,重新進行資源配置,除了上半年關閉的六家店,下半年將再關三家店,包含8月23日結束營業的中壢SOGO店、8月底結束的北車捷運書店、預計營業至10月底的東湖店,屬於疫中開源節流計畫裡的費用節約項目。
同時,針對具發展性的店投入資源改造,包括誠品信義店、松菸店、北車站前店、新竹巨城店等,誠品信義店自今年6月起24小時營業,前二個月帶動書區業績成長千萬元,新竹巨城店7月完成8年來最大改裝,業績年成長50%。
吳旻潔今年以來展現大破大立的「有感」基建,希望以全通路計畫帶動誠品擴大營收與經濟規模。面對疫後的新消費趨勢,未來已不再是過去的延伸,吳旻潔將疫情帶來的挑戰,勇於轉化為調整體質的機會,創造新一階段的突破,也被外界視為她就任誠生董座以來最大的賭注。
若扣除台灣即將熄燈的兩家店(北車捷運書店結束營業,商場併入入北車站前店),誠品在兩岸四地總店數將剩42店,包括台灣36店、香港3店、大陸2店、日本1店,今年底還有大陸深圳店將吹熄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