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巫其倫、戴瑞瑤/台北報導
近期國內確診數激增,衛福部近2日將先公布「快篩陽視為確診」適用對象。產險業者認為,這部分確實可能造成保護混淆,但保單理賠還是回歸到保單條款,必須有醫療院所開立的確診證明,才可申請領賠。
中央宣布快篩陽性者才可到急診做PCR,但醫療量能還是滿載,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指出,這2天會先公布「快篩陽視為確診」適用對象,以居家隔離等風險較高對象優先。
對於此政策,產險業者坦言,這個很可能讓保戶很困惑,自行快篩後呈現陽性,假如日後視同確診,如何申請理賠恐怕會是一大問題。
但業者強調,指揮中心放寬措施,主要是要降低醫療量能的決策,而防疫保單理賠,還是回歸到保單條款的精神,確診要申請理賠,還是要有醫療院所開立的確診證明。
業者解釋,畢竟快篩準確率並非百分之百,各廠牌快篩試劑原理也不同,很可能出現假陽性等情況,甚至也可能衍生保戶造假,保險公司並非不賠,而是考量到沒辦法認定,因此,還是要有相關證明才可理賠。
另,防疫政策似乎也正走向「以篩代隔」措施,屆時防疫保單賠不賠也成大問題。產險業者同樣強調,「保單條款寫得很清楚,可能就沒辦法理賠」,還是回歸保單條款去認定,有隔離通知書就可申請理賠,反之,沒有隔離通知書就無法理賠。
金管會保險局主秘蔡火炎也說,涉及到政府的防疫政策,防疫政策是否真走向「以篩代隔」目前還未確定,但保單理賠涉及到保險契約條款約定,「一切依照保單條款,不會再放寬解釋」,未來政策有任何改變,產險公會將適時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