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
外送App風行,帶來大量一次性餐具垃圾,至今官方尚無解方。環團呼籲,應示範建立官方的規格餐具及回收站,讓有意願的餐廳加入環保外送,否則靠餐廳單打獨鬥,改善程度有限;限用一次性吸管也曾引起爭議,但只要提前宣導並做好配套,消費者都願意配合。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說,外送應規定使用環保餐具,請消費者用完餐拿到定點歸還,業者再蒐集帶回餐廳。尤其外送平台有車隊大軍,每天都騎機車跑來跑去,送完餐的回程就可順便到定點回收餐具,可降低回收成本。
今年一至四月紙餐具回收量比去年平均成長超過五成,環保署研判主因是外送大增,卻遲未提出具體解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一至四月紙餐具回收量比去年平均成長超過五成,環保署研判主因是外送大增,卻遲未提出具體解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UwOTc4MG5ld3M,/4105ed4656a7b769_1270x815.jpg/qs/w=600&h=600&r=21995)
謝和霖表示,為了讓回收系統方便可行,勢必得建立大量的回收站,餐具也要規格化,才能方便機器清洗,如果擔心使用玻璃餐具容易破損,也可考慮使用不鏽鋼。廢棄物清理法規定,包裝、容器有嚴重汙染環境之虞得公告禁用,外送業者有義務做好環保。
「推廣環保多年好不容易有點成果,卻因外送功虧一簣。」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徐筱珺說,現在外送垃圾大量增加,光是一碗湯麵就可能用上兩、三個塑膠袋,環保署應聯合店家,從規格餐具、回收站點、清洗設備著手,制定一套完整的回收機制。
徐筱珺表示,如果環保署有意減少外送餐具垃圾,現在就應該擬定相關政策,或許無法立即實施,但是可以設定期程,預告幾年後會做,讓民眾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