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綜合報導
台積電(2330)Fab 14B晶圓受汙染事件引發關注,台經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29日指出,這次事件的損失將比去年病毒事件少,預估將會小於26億美元,以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來說,應可以快速補上;她強調,這次事件並不至於衝擊台積電中長期的領先地位,但要加強內部及供應商的管理。
台積電今日發出聲明指出,1月19日發現F14B的12/16奈米的良率出現問題,經追查後了解問題出在一批光阻原料上;在過去10天中已與所有受影響的客戶密切溝通,包含相關補貨和交期的細節,以目前在12/16奈米的產能利用率來看,預計受影響的晶圓大部分能在第1季補回,若有第1季無法補回的也應能在第2季補回。
晶圓污染事件,劉佩真:台積電要加強內控。(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劉佩真坦言,半導體景氣下滑,且處淡季,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本來就未滿,因此可以快速補上,預估這次晶圓污染事件的損失將小於26億美元;以上次病毒事件來說,在明快的處理下落幕,但這次因不兩次事件發生時間不到半年,造成對信心面的影響比實質面來的更大一些。
她分析,台積電年營收已突破兆元,在規模加大之下,公司的管理也相對趨於困難,但是,這次事件不至於衝擊台積電中長期的領先地位,先進制程上包括7奈米、5奈米、3奈米都比對手三星、英特爾超前。劉佩真認為,台積電在內部及供應商的管理上要更加強,避免影響後續的競爭力,同時,後續也要避免讓客戶找第二供應商的可能出現。
台積電今日股價重挫,終場收在222.5元,下跌6.5元,成交量達41,050張,不僅單日市值縮水1,685.47億元,同時拖累大盤指數再度失守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