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克倫/報導
大陸官方推廣以房養老政策,主因是中國大陸邁入老齡化社會,去年最新數據顯示,大陸六十歲以上人口數已超過二億人,占總人口幾近百分之十五。如此龐大數量,也為大陸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帶來崩盤壓力。
養老要能「養得起」,前提是要有充足資金。以大陸的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為例,自二○○○年至去年,平均年收益率僅百分之二點三,比一年期存款利息低,更遠低於去年的通貨膨脹水準,學者估計貶值至少人民幣一千億元。
累計高達人民幣三兆五千億元的基本養老基金,錢放越久越貶值,而投保人卻已進入養老階段;目前大陸的人平均壽命約七十五歲,一般六十歲退休,如何應對十五年的養老難題,以房養老是方式之一。
問題在於,房屋價值越高、養老金的估值才會高。就此看,廣大農村地區基本被排除在外,一二線城市才是目標客群地區,且除傳統養兒防老觀念需改變外,房屋作價能否抵得上房租,亦是關鍵。
從城鄉二元的歷史結構看,現各城市的既有城市人口,因當年分房等福利待遇佳,夫妻各擁有一房者,不在少數;再加上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政策,現卅五歲以下城市戶口人群,手頭至少都有父母給予的一套房。
亦即,最有資格採以房養老的人群,至少都擁二套以上房屋,且市值五百萬元人民幣房產,月租金可輕鬆破一萬五千元,以房作價反而虧錢;況別忘了,大陸房屋建造質量多不佳,保險公司需考量殘值。
有土斯有財,大陸土地全屬國有,房產是唯一有財之道。此也反映出,現願參加以房養老者,多屬鰥寡孤獨者,抑或子女遠走國外、回不去了;以房養老是社會保障的選擇之一,在大陸更多是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