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每年的股東會旺季,也是投資人挑選參與除權息行情標的的時刻。投資專家分析,參與除權息的投資人以息收為主,也就是所謂的存股族群,定存股等於是放在銀行的錢,固定領股息。要根據歷史平均殖利率及配息率等三大條件,選擇適合標的。
殖利率之外的其它兩條件,分別是配息穩定度、填息軌跡。市場專家說,通常第一點大家都算的出來,但是第二及第三點則常被忽略。
存股族選標的,盯三條件。圖/中時資料照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企業為了存糧過冬,共有友達、華航、裕隆、統一實等97家前一年度有配現金股利,今年度卻「歸零」。
投信業者認為,與其存3~4檔個股領息,不如買涵括一籃子股票的ETF,可達到投資收息及分散風險的效果。業者建議,投資人宜視股價分批買進,攤平投資成本,對長線投資而言較適合。
日盛日盛基金是目前國內唯二的台股配息基金,該檔基金經理人楊遠瀚指出,一部分持股維持在穩定殖利率概念股,以跟其他一般型台股基金作區隔,藉殖利率作為下檔保護,以因應每年要配息。但在台股多頭行情時,還是著重資本利得,因此,操作上更為彈性,不會只跟著高股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