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菁/彰化報導
為解決農地種工廠亂象,彰化縣政府提報32區特定農業區解編,上月內政部初步審議通過全國7區特定農業區解編為一般農業區,彰化縣就占6區,其中5區落在頂番婆水五金聚落,但縣府強調,跨出第一步不代表就地合法,還得符合畫設綠帶、投入汙染防治設施等規定。
彰化縣6個特定農業區獲准變更,未來將輔導申請丁種建築,畫設綠帶、設置汙水處理設備等(吳敏菁攝)
全國違章工廠5萬多家,彰化縣高達8000多家,工廠帶動經濟發展,但高汙染工廠卻埋下難解後遺症,近5年來環保署持續在彰化縣進行高汙染潛勢農地調查,年年重金屬汙染農地以近百公頃速度增加,10月公告鹿港鎮再檢出41.6公頃超標,又掀嘩然,「汙染又要整治,簡直是無底洞!」為降低衝擊,彰縣府4年前就規畫將32個特定農業區解編,輔導具相當經濟規模、低汙染工廠合法化,初估有100家,作為解決農、工混雜亂象的第一步。
但長久以來沒依法管理,要畫界線不容易,民代質疑「那未納入的違章工廠何去何從?」取得申請丁種建築執照門票的工廠也擔心,程序仍冗長,畫設綠帶等,恐得拆廠房等,「這條路能走得下去嗎?」
縣府建設處長戴瑞文指出,不去面對,問題永遠無解,解編非外界質疑「就地合法」,高汙染工廠沒第二條路,一定得遷到工業區,低汙染變更一般農業區,就得配合畫設寬10米的緩衝綠帶、繳納回饋金,並投入汙染防治設施等。
戴瑞文說,提報32區特定農業區,內政部現階段先完成審查9區,6區初步通過,每區約2至5公頃,共8家工廠,並非通通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