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林子桓/台北報導
受到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去年同期成長4.2%,加上聯準會升息,使得美、日兩國利差愈來愈大,促使美元走強、日圓承壓,日圓上周小跌約0.55%,作收113.37兌1美元。
元大標普日圓ER單日正向2倍基金經理人蔡佳融表示,美國聯準會於9月27日公布的最新利率決議如預期升息1碼,並重申明年持續逐步升息,上修今、明兩年的經濟預期,刪除「寬鬆」的措辭,可能代表目前利率已接近中性水準。
日圓上周小跌約0.55%,作收113.37兌1美元。(圖/報系資料)
另外,從經濟數據來看,日本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自8月的52.5升到52.9,為連續25個月處於50以上的擴張水平。
9月20日安倍正式連任自民黨總裁,並三度連任日本首相後,等同於正式宣告安倍經濟學持續進行。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日前指出,日本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實現通膨目標,最重要就是維持目前極低的利率水準,只有盡快達到2%通膨目標,才可能盡快使貨幣正常化。因此,在短時間不會寬鬆貨幣政策的前提下,日圓很難有表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