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胡珮蓉/綜合報導
財政部國產署昨(17)日標售32戶高總價的都更宅「千荷田」,結果標脫率只有3%、溢價率僅0.14%。房仲業者分析,近期市場游資轉趨理性、央行限制高價住宅的貸款條件,多少會牽動千荷田的標售結果,加上近期房市的交易主流仍是低總價的物件,高價位住宅普遍乏人問津。

財政部國產署標售都更宅「千荷田」,卻只收到一封投標單。(翻攝自Google Map)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千荷田」地處台北市中正區,鄰近植物園和國立歷史博物館,標售總底價介於5860到7681萬元,扣掉車位後每坪單價約在84.7到100.5萬元之間,但標售結果不佳,只有1封投標單,標脫價為每坪89萬元,溢價率僅0.14%。房仲業者徐佳馨向中國時報表示,此標案剛好處於央行緊縮高價住宅的貸款條件,以及市場游資趨於理性的情況下,標售結果難免會受影響。
另外,最新的實價登錄也顯示,小坪數和低總價產品已成為房市交易的主流,而大坪數、高總價住宅的市場正逐漸降溫。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分析,低總價的公寓或套房較能符合多數民眾的購屋能力,而總價在3000萬以上的高價位物件,現階段的交易量普遍陷入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