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廖庭毅/整理報導
近年台灣社會興起「一個人」風潮,越來越多產業針對單身、獨居者推出更完善的服務,然而晚年獨居,卻也無可避免地要承擔許多風險。
老後一個人住,無可避免地要承擔許多風險。(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 買房就要選對地段!「這裡」話題熱度正夯,搶先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據國內長照網站整理,老人獨居最常遇到或必須承擔的風險像是,第1個危機就是「被詐騙集團盯上」:居老人特別容易吸引騙子上門,因為在犯罪者心中,獨居老人最「有機可乘」,不只利用電話詐騙,當有心人士確定老人是獨居狀態時,會用各種身分去接近,如社工、居家服務員、里民、衛生所護理人員等,讓老人家卸下心防。此外,還會有許多覬覦遺產的感情騙子靠近,看準獨居者內心的孤單寂寞。
2.被搶
返家時家中無人,歹徒行搶容易得逞,搶犯不敢在金融機構前犯案,但是當長者回到沒有門禁的社區時,很容易被歹徒跟隨到家,原本住宅應是安全的堡壘,但對獨居老人來說卻可能是最危險的犯罪現場。
3.急症發作
國人十大死因雖以慢性病為首,但是第2及第3的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則是急症發作,會因來不及搶救而致命,像是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到院前的死亡率不低,要跟死神賽跑,因此獨居老人急症發作時,如果身邊無人及時伸出援手,悲劇可能就會發生。
4.摔倒
時有新聞報導,老人在家跌倒受重傷,且老人跌倒後是很難靠自己再站起來,因為雙腳無力,若附近又沒有固定物可以攙扶,對衰弱的老人來說,雙手撐地站起來是難如登天。
5.失智症
失智症會面性的影響到生活,不單只是記性變差而已,執行力、方向感、判斷力都會出現障礙,榮總高齡醫學中心吳怡慧醫師曾於講座中指出,少動腦、少活動、人際關係不活躍的老人都是好發族群,獨居老人若每天宅在家裡,便容易讓失智症上身。
6.憂鬱症
憂鬱症與壓力指數有相當大的關聯,配偶死亡、離婚、分居等,都是壓力指數排行的前茅,獨居老人若碰到憂鬱症上身,又缺乏親友的陪伴與關懷,往往成為社會不幸事件的主角。
7.災難時跑不動
據日本警察廳統計,311大地震時引發的複合式災害,死亡人數近16000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了近65%,老人原本行動能力就下降,如果又是獨居狀態,根本來不及自行逃難躲避。
8.租不到房
就現實而言,房東會擔心獨居老人無力維持房屋整潔、付不出租金,或是擔心趕人會被輿論撻伐、擔心老人家猝死、擔心無親無故照料後事等問題,寧可一開始就婉拒單身老人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