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軌道經濟學是不少人的購屋指標,但捷運宅是否真的保值,恐怕還得仔細評估。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5年前在桃園捷運G09站附近購入一間屋齡40年的老公寓,近日卻在考慮該繼續持有還是賣掉。
原PO表示,當初原打算自住而購入這間位在力行路附近的老公寓5樓,房子最大優點是離捷運站僅1分鐘,附近還有夜市,學區則是慈文國中。但因工作調動離開了該區域,未來也不會再回去,打算將房子出租,但老房子屋況不佳,漏水、壁癌即使做防水工程也無法根治,得定期處理。30坪的室內面積簡單裝潢後以每月1.3萬出租,但附近就有電梯大樓,大家都不愛住老公寓頂樓,讓她的房子很難出租。想等都更,但附近老屋多,也不知會不會有建商看中。

房產專家Sway表示,在捷運沿線卡40年的房子「太奇怪」,屋齡40年雖說不年輕了,但在台灣也不算真的很老的房子,自住用不到,要出租壁癌、漏水還要先解決,要等都更嗎?屋齡那麼尷尬你就繼續等,直言:「以為捷運沿線全鑲金,有點消息就奮不顧身卡位老公寓,這下好了吧,連雞肋都稱不上的東西,都叫垃圾」。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則認為,這個地段屬傳統老區,也不乏老屋,本就多有總價不到千萬元可入手的產品,單價則在1字頭,若為公寓老宅價碼更低,均價揭露在5、600萬元。
陳炳辰認為,桃園房市的起飛多在於重劃區與新案,且可開發土地都還算多,老屋不比台北市的都更危老價值,得有收租價值才能在身價上加分,如今房市反轉,又新又好的物件已有議價空間,顯露性價比,屋況稍差的產品前景確實值得憂慮。
不過陳炳辰也指出,雖然該物件賣相可能相對不佳,但若長期持有,價格上應該還是有漲幅,這幾年若有出租也應有收益報酬,且售出後價位即便不高,作為換屋的資金亦不無小補,都有其啞巴兒子的特性,倒不必悲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