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498

打炒房過關!預售市場進入冷靜期 專家揭未來4大現象

#打炒房 #預售 #平均地權條例 #房市 #房價
經濟日報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被外界視為打炒房最重拳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今(10)日獲立院三讀通過。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平均地權條例過關並不讓人意外,而修法通過後,預售屋市場正式進入冷靜期,整體房市將會出現四大現象。
 
第一,預售和成屋價差縮小,由於預售屋換約和轉手的諸多限制,降低購屋族購買意願,自住買家將會轉向成屋市場,所以預售屋降溫,對應成屋搶手,將會拉近彼此的價格差距。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第二,豪宅市場交易量縮,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統計近年單價兩百萬的豪宅交易,發現今年前11個月交易筆數僅27筆,跟去年同期的52筆相比,幾乎等於腰斬,進一步觀察今年交易的27筆超豪宅中,有13筆都是以法人名義購屋,等於將近一半都是高資產族,透過自有公司或是另外開設資產管理公司的名義,來購置房產;然而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上路,私法人購屋的資產操作空間不再,高資產族的置產態度也會略為保守,因此短期內的豪宅市場交易量,將面臨考驗。
 
第三,高槓桿型建商淡出,修法過後,建商的推案型態,將從預售案轉變為成屋案,由於成屋推案無法在工程期間銷售回收資金,建商的金流需求龐大,對財力有限的建商較不利,因此採高槓桿操作的中小型建商,預料將在修法後逐漸淡出新案市場。
 
第四,資金走向避險型產品,雖然交易疲弱抑制房價,不過首先面臨降價的物件,都屬於具有市場抗性的產品,區位條件佳者,則強者恆強,建設到位、機能成熟的區域,以及保值性高的產品,仍是避險且穩健的置產選擇,價格也不易修正;至於商用不動產的部分,店面產品仍須依照經濟成長和商圈發展而論,但商辦這類自用、收益兩用型產品具市場優勢,將可能成為今年修法後的法人置產重點。
 
張旭嵐分析,官方修法的核心目標是打擊炒作,且法案也將導引房市回歸剛性市場機制,因此新的一年,不受政策影響的自住客,更有機會在市場上撿到便宜。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