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5

輔導成立管委會 北市6年僅完成3%

#管委會 #北市 #高雄 #城中城 #火災 #公寓 #大廈 #建管處 #政策 #地方 #居家
中國時報記者楊亞璇/台北報導
 
去年10月高雄城中城大火造成46人死亡,凸顯成立管委會的重要性。台北市議員汪志冰9日質疑,北市府2016年起推出專案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預計花7年委託廠商輔導設立5359處管委會,截至去年底只成立162處,僅完成目標的3%,而平均輔導每案竟要8萬,她炮轟根本是天價牛步計畫案。北市建管處對此回應,明年有增加預算,打算再找更多廠商投入,也會向中央申請預算。
 
汪志冰昨在議會工務部門質詢指出,早期5、6樓公寓幾乎都沒有管委會,當時沒有法令規範,民眾成立管委會意願相對低。市府因此積極推動成立管委會,計畫從2016年到2022年,用7年時間針對1995年前建造、7樓以上公寓大廈,共5359處輔導成立管委會,每年平均支出225萬。
 
 

 

台北市輔導成立管委會計畫,花大筆經費僅完成目標的3%,遭議員炮轟成了天價牛步計畫案。圖/中時資料照片


台北市輔導成立管委會計畫,花大筆經費僅完成目標的3%,遭議員炮轟成了天價牛步計畫案。(本報資料照片)

 

 
她表示,委外合約明訂業者每年最少應成立25處管委會,不過,統計到去年總共完成162處,距離目標5359處僅完成3%,實在是不能看,痛批市府的預期太天真了,「想像很豐滿實際上很骨感。」
 
汪志冰質疑,6年使用的經費為1355萬,換算下來成立1處管委會需花費8萬3652元,完全不符合政府應該有的效能,簡直就是天價牛步計畫案,如果以3%速度估算,大概要200年才會完成。
 
她認為,現在只有1家業者承包輔導案,若再多找幾家廠商,才能加快速度趕上原本的計畫目標,要求市府擴大預算規模並增加業者,另外,為鼓勵民眾自主成立管委會,也可以加入獎勵機制,讓台北市成為全台領頭羊,率先以「蘿蔔」取代「棒子」,否則民眾根本不會主動成立管委會。
 
對此,建管處長劉美秀回應,每年平均支出225萬,除了輔導還包括訪視費用,用在成立管委會的費用更少,明年有增加預算,打算至少找2家廠商投入輔導工作,此外,因應城中城大火事件,中央每年編列2000萬元預算,市府也會向中央提出申請。
 
對於獎勵機制,劉美秀說,管委會成立都需要第一桶金,但市府預算有限,目前每年編列200萬預算,用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設備,市府另將向中央爭取成立管委會補助經費,她允諾1個月內提出詳細計畫。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