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惠惠╱即時報導
北市府打算檢討房屋稅,擴大回溯15年內舊屋,房屋稅恐喊漲,103年7月以後的新豪宅、商辦大樓等則要調降。談到敏感的房屋稅、地價稅,市長柯文哲一如一往,狠酸前朝郝市府「想當好人、卸任前才調高」,影射又是收前朝留的爛攤子。
加重多屋族持有房地產的成本,讓囤房成本增加,是房屋稅改革的目的之一。現今房屋稅新、舊房屋標準單價「一刀切」,相同路段、差不多坪數的房屋,房屋稅卻判若天壤,怪異現象自然引爆爭議。也因新、舊屋房屋稅差距大,都更後的小老百姓新屋要多繳稅,像帝寶這樣的舊豪宅卻受到保護,確實不公平。
房屋稅的確該檢討,問題在檢討方向。柯市府寬對豪宅,卻想調高15年舊屋房屋稅,囤屋、多屋族固然會增加負擔,對好不容易才有一戶棲身之所的自用住宅戶,乃至「窮到只剩一間房子」的人,房屋稅齊頭式增加,根本是讓不投機的升斗小民與炒家、包租公婆一同「中彈」。
不只如此,柯文哲先前打算調降建商「囤屋稅」,由3.6%降為2%,還給予一年緩衝期,引發外界爭議;而為搶救地上權招標案成績掛蛋,還修訂地上權案租金,以前一年租金的106%為上限,只為解除投資企業租金支出大幅增加的疑慮。
柯文哲口口聲聲高喊居住正義,卻在市議會直言,「我是不會打房的」,因為「亂打房會影響台灣經濟,台灣會完蛋」。升斗小民來不及感受到居住正義,卻已先領教柯P所說的不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