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66

20年修復90棟古厝 金門國家公園保存聚落特色

#地方 #居家 #古厝 #民宿 #聚落
聯合報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
 
成立於1995年的金門國家公園,其任務是在維護轄內傳統聚落風貌,避免遭受拔地而起新式建築,影響到美麗傳統聚落天際線,歷時20多年,投注整修經費近新台幣7億餘元,完成近90棟古厝修復工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期盼所修復後的古厝,都能成為來訪金門的遊客住宿特色閩南民宿的首選。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鄭瑞昌表示,該處每年極力與當地居民溝理念與想法,在創造多贏的概念下,向居民以設定使用權30年,進行古厝整修與委外營運,修好的古厝以民宿、賣店及展示館的經營型態,在居民、觀光人潮、古厝與傳統聚落風貌之間,已經在地方上創造多贏成果。
 
金門國家公園20多年來完成近90棟古厝修復工程,期盼所修復後的古厝都能成為來訪金門的遊客住宿特色閩南民宿的首選。圖/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金門國家公園20多年來完成近90棟古厝修復工程,期盼所修復後的古厝都能成為來訪金門的遊客住宿特色閩南民宿的首選。圖/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鄭瑞昌說,其中位於金寧鄉南山的12、19號和北山的62號,曾遭受到古寧頭大戰洗禮之地,金管處於2019年起進行修復設計。這三棟古厝的格局分別為為一落四攑頭加突歸、二落大厝與三落大厝,是在地李氏族親所有,創建至今已逾百年,因受兵焚影響,古厝狀況十分糟糕。為了了解三棟古厝的形貌與背景,委託設計監造單位是逐一訪談李氏族親對於古厝風貌之記憶,當然也參考周邊的古厝風貌,彌補部分失落的記憶,此外也邀請李氏族親與在地專家學者等一同協助指導修復的內容。
 
過程中,指認出北山62號牆基上留有大量的蚵殼,這是見證早期住民於海岸邊布設石條的方式來養蚵,名為蚵堵石,因蓋古厝花費巨資,所以用養蚵當作蓋古厝的建材;巨大的花崗石門框下發現的洞,則是當地居民刻意留給家貓回家的門,這等等細節都是代表在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這些都在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保留下來;而在工藝展現方面,則藉由傳統匠師展現50年的技藝,如卍字堵、墀頭、鯉魚口等彩繪泥塑,讓古厝更顯豐富。
 
據了解,「南山12、19號及北山62號傳統建築修復工程」去年還獲得內政部推薦參加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0屆金質獎,在多次的工程查核、督導與要求之下,在眾多競爭者中獲得優等,也深刻體會到金門傳統古厝保存的價值受到重視及肯定;內政部營建署與金門國家公園未來將繼續推展聚落與古厝保存活化,以更具當地特色之成果,展現於當地居民與遊客面前。
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金門即時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