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宛琳/台北報導
大樓外牆磁磚頻傳剝落砸傷人,北市建管處決定定期「健檢」老舊大樓。但因一棟大樓診斷費用高達30萬元,議員認為費用太高,恐造成民眾負擔,且若診斷不安全,有管委會大樓罰得比沒管委會大樓低,也讓議員質疑權責有問題。
議員質疑老屋健檢費用過高,造成民眾負擔。(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北市法規委員會昨討論建管處提案修正的「台北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屋齡15至30年,以及3層樓以上外牆為石材帷幕的大樓,應每6年檢查一次,屋齡30年以上建物則每3年檢查一次。
建管處表示,北市目前有3547棟大樓須做定期檢查,診斷費用約30萬元,以11層40戶來算,一戶約負擔7千元。議員高嘉瑜質疑費用太高,對民眾造成負擔;如果檢查有問題,建物所有權人和使用人未依規定改善,建管處將依北市自治條例開罰大樓委員會1千至5千元,如大樓未設管委會者,則依建築法開罰6萬至30萬元,並對所有住戶開罰。
議員質疑,所有權人、使用人與管委會的權責並無解釋該如何區分,若無管委會的大樓,6萬至30萬元罰鍰到底是房屋所有權人均分,或分開開罰,也應說清楚。最後法規委員會決議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