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369

專家示警:北濱海地質敏感區 雨後少走

#地方 #交通 #北濱海 #地質 #邊坡災害 #氣候 #濱海公路
聯合報記者李成蔭/新北報導
 
極端氣候下,防範邊坡災害挑戰加大,近年透過空拍技術輔助,裂隙等變化「有跡可循」,專家也提醒,東北角濱海公路一帶地質敏感,避免雨後靠近。
 
新北市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游威耀說,目前常見作法是在落石熱區蓋明隧道,過往會以表面噴泥漿等工法穩固,近年強調融合生態,除綠化外也有水土保持功效,透過生態涵養讓地下水減壓,有緩衝豪雨效果。另外,近年也透過空拍機監測,比對坡面移動狀態,也能防患未然。

 

 

 

專家提醒,東北角濱海公路一帶地質敏感,避免雨後靠近。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專家提醒,東北角濱海公路一帶地質敏感,避免雨後靠近。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本報資料照片

 

 

 

游威耀指出,較容易出現崩坍路段就數東北角濱海公路基隆到宜蘭一帶,沿線很多是政府公布的地質敏感區,建議主管機關落實觀測,包含地下水、雨量監測,若時雨量達80毫米就要提高警覺。
 
南部的南橫公路一帶也常有道路阻斷。交通部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副分局長王慶雄說,很多學者專家都在想怎麼提早預防,但台灣地質偏年輕、破碎,又有地震易使山的應力重新再組合,裂隙中若有雨水進入就容易發生狀況,加上日照、雨水、熱脹冷縮等環境影響,就可能造成邊坡滑動。
 
王慶雄說,防範方式之一是明隧道工程,若能透過整治工程一次到位當然最好,但山區道路很長,像南橫公路近150公里、邊坡幾千處,不可能全面整治,政府針對邊坡有分ABCD四級,做有效的資源分配運用。
 
王慶雄提到,近年透過航拍圖、空載光達技術(LiDAR)技術等做多期比對、建立模型,觀察有無坡面改變跡象,增加巡檢頻率及工程整治,能發揮一定的預防效果,最難防的還是單顆偶發性的落石,即便好天氣也可能落下,山區道路管理以及災害預防挑戰愈來愈大。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