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朱冠諭/桃園報導
邊境解封2個月,機場捷運運量恢復到疫情前的8成,平均單日營收預估成長約2成。桃捷公司樂觀預估明年營運可望接近損益兩平,後年開始設定還債計畫。但多位議員提醒勿過於樂觀,機捷成本仍高,疫情前連年虧損狀況不會平白消失,籲多開源節流才是正道。
機捷疫情前單日運量約7萬多人,疫情期間受邊境管制影響,最低僅1萬多人,2020年起持續虧損累計高達34億元,大過資本額的30億。隨國境開放,桃捷統計,10月13日至11月底平均日運量已提升到5萬多人,相當疫情前的8成;單日客運收入也從229萬成長到278萬,營收預估成長約21%。
桃捷總經理鄭德發表示,目前桃園機場單日旅客量約3萬人,人數約疫情前的46%,疫情陰霾逐漸遠離,明年桃機旅客量可望恢復到疫情前8成,對桃捷運量會有明顯助益,預估明年下半年起桃捷收益將明顯回升,至明年底有機會接近損益平衡,後年可開始設定還債計畫,預計債務分6年攤還。
議員牛煦庭認為,桃捷財務計算仍較樂觀,但營運第6年起要開始編列捷運系統重置費用,明年剛好就是「營運前5年黃金期」的最後1年,加上其他軌道建設成本,將是巨大財務負擔,不可不準備因應。
桃捷最近也遭質疑人事酬庸過多,除高層主管,最近成立的「智慧系統整合中心」被內部批評未經嚴謹規畫、職掌不明,導致其他單位遇缺不補、承擔更多工作。
議員張桂綿指出,桃捷在疫情前就已虧損,不能只寄望出入境旅客解決問題,建議打造更多特色車站,吸引國內民眾搭乘,也能提升桃捷延線觀光效益。牛煦庭則說,最重要仍是提升大眾運輸功能,推動納入公共運輸月票機制。
桃捷表示,各種開源及撙節政策仍持續進行,但軌道運輸為高技術需求,人事成本很難壓低,絕無酬庸空間,還必須繼續培育人才,公共運輸月票也需等地方政府向交通部提案後,再來討論合適的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