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孟穎/整理報導
建築師分享公設比計算方式(圖/翻攝自臉書張俊哲建築師)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公設比應該蓋多少?其實建築法規中,按照建蔽率、大樓高度都有不同規定,樓層越高,公設比就越高,不過,在質疑公設比太高前,你知道哪裡算公設嗎?除了以「住戶共用空間」為界定,「有沒有屋頂」也是計入標準,像是中庭露天花園、露天游泳池就不算在內,而除此之外,室內游泳池、健身房、圖書館等公共設施,全都算在大公內,「機車停車位」也是公設。
公設比灌水,魔鬼細節多藏在地下室!房產專家Sway表示,一般而言,平面停車位為8到15坪,機械則為5到8坪,若登記的車位坪數過小,很可能是車道被灌入到公設中,被扒了兩層皮。
公設比多少才合理?建築師張俊哲在臉書上分享計算公式,在汽機車停車位不算進總面積的情況下,「(大公+小公)÷(主建築物面積+陽台+雨遮)X100%=合理公設比」,7樓以下的建築物公設比應小於15%,7~12樓應小於20%,12樓以上應小於25%,才算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