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打炒房確實該做!消基會董事暨房屋委員會委員張欣民指出,2013~2023年國內房價呈向上明顯趨勢,尤其2020~2022年末的上漲曲線更是誇張, 這三年來低利率、市場熱錢多,房價飆漲嚴重,一些區域漲幅達3、4成甚至超過的都有。他也揭露投資客「狠賺」的秘辛,有自住買方原本想買一個不錯的預售屋,但猶豫一陣子沒買,後來想買時已沒貨,只能跟投資客買、多付出近百萬元。

張欣民表示,政府從2020年底開始祭出房市政策,包括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2021年7月的實價登錄2.0及房地合一稅2.0,再到如今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使得房市交易量縮,尤其衝擊預售市場,預售屋難賣、銷售速度大減。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 買房就要選對地段!「這裡」話題熱度正夯,搶先看>>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除了資金、利率、供給與需求推升房價,張欣民說,投機炒作也使房價上漲,有民眾在台中看到一個不錯的預售屋、3房2廳產品,本來想要買,後來因考量到房價而猶豫暫時沒買,後來覺得地點及產品不錯、建商也有口碑,「但沒想到,想買時已沒貨,只能向投資客買,讓投資客賺了80~90萬元」;也有民眾買台中烏日高鐵站的預售屋換約轉售,被前一手賺了100多萬元。
張欣民指出,投資客賺到價差也影響房價,讓民眾付出更多成本買房;《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在今年初三讀通過,有望今年中上路,主要要抑制炒房,但不打自住與長期投資置產,也保障正常交易、確保業者合法正派經營,引導房市長期穩健發展。
至於私法人買住宅,張欣民認為,這幾年私法人買房又短期買賣現象多,且多是高價宅,轉手就賺上千萬,產生定錨效應,使區域向上,這就是炒房,應該要管制。他分析,中長期來看,房價將會有合理修正,尤其是炒作誇張的區域 ,「潮水退後現出原形,將回到它應有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