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
疫情趨緩,各地著手振興觀光,但議員吳世正發現,台北友善店家官網共有639家店家,但一年才檢視一次更新,有的餐廳去年就吹熄燈號、搬家,卻仍名列官網,要求市府要即時更新網路資料,避免造成觀光客困擾。商業處承諾,會加強更新。

北市商業處從2016年推出友善店家,邀請北市各大商圈店家報名參與,提供外語、無障礙和性別友善,與Free WiFi、友善廁所等15項友善服務,累計共有639家店家加入。商業處每年花3、400萬元委外執行友善店家推廣計畫。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台北友善店家官網累計共有639家,但因一年才檢視更新一次,遭議員批「掉漆」。圖/取自友善店家官網

但吳世正指出,其中穆斯林和公平貿易友善店家數目都較2年前減少,台北市長柯文哲一直積極拓展穆斯林旅客,友善店家反而愈來愈少,另外,北市在2017年12月正式成為國際公平貿易城市,柯文哲還親自出席證書頒發典禮,但2年前公平貿易友善參與店家還有92家,現只剩35家,這不是在給市長難看?
另外,他說,有些店去年7月就停業,至今仍在官網上,若有觀光客按圖索驥前往消費,到場才發現店家已停業,豈不掃興,實在不夠友善。吳世正還表示,其中一家號稱穆斯林友善的店家,點進官網竟跳出有賣含豬肉菜色的貴州菜業者,恐害回教徒誤吃豬肉,犯了大忌。
吳世正還發現,中、英文版網頁內容有落差,例如信義區的美食特產有20家,英文版查詢卻有32家,中文版查詢中山區休閒娛樂店家有4家,換成英文版變6家,難道懂英文才能去比較多家餐廳?
對此,商業處長高振源指出,穆斯林和公平貿易友善店家數目減少,會加強宣導,吸引商家加入,至於網站更新,目前的確只有每一年一次,需要改進,未來希望與店家做好雙向溝通,有更新就通知,並再加強瀏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