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
台鐵台北車站黑白棋盤格大廳擬在疫情解封後永久禁坐,引發正反意見論戰,甚至有網友發動周六要「坐爆」台北車站。交通部長林佳龍連兩天親上火線,繼前天喊出有限度開放後,昨上午在臉書表態盼疫情結束後「一如往常」。林佳龍說,希望台鐵跟社會對話,努力找到兩全其美方式。
本報昨天揭露台鐵擬對北車大廳實施永久禁坐令,在網路上引發熱議,宛如北車多年前區隔移工的「紅龍事件」翻版。反對禁坐者認為不該限制公共空間,在社群網站大量轉發呼籲台灣別忘了接納與包容這「最美的風景」;支持禁坐者則認為應該保持旅客動線順暢。
台北車站大廳擬在疫情解封後永久禁坐,引發正反意見論戰。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北車站大廳擬在疫情解封後永久禁坐,引發正反意見論戰。記者曾吉松/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Q5ODMzMG5ld3M,/f165ec49206186b8_1280x960.jpg)
面對正反爭論,林佳龍昨上午在臉書表示,車站固然肩負疏運和緊急狀況時疏散的任務,但只要能兼顧,不應僅以單方主觀的「觀瞻」決定公共場所的規定。車站的公共空間,應在符合疏運及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提供包括移工在內的所有民眾共享,同時應避免標籤化特定族群。
他還提到已指示台鐵,待疫情穩定後,與中央流行疫情中心研商評估逐步開放,及早讓一切如常。同時提醒台鐵未來針對公共空間的管理措施,有優化或變革規畫,應先多徵詢相關專家意見。
林佳龍下午出席活動時說,兩種意見都希望討論,應思考如何在保持自由出入前提下能不干擾別人。他希望台鐵跟社會對話,不是清乾淨就是車站原味,對於離鄉背井的外籍人士來說,很珍惜這個空間,要努力找到兩全其美方式。
林佳龍說,車站空間會適當開放,但要回到原貌還是做要更好規畫,已請台鐵徵詢美學設計諮詢小組,及各界有創意的人一起構思。
台鐵昨也發表聲明,目前正在研議中。北車為全台第一大站,每日進出約五十萬人次,如何在提供旅客舒適便利旅運空間的同時,兼具尊重各族群多年來自然形成的使用習慣,將多方徵詢各界意見,以期在尊重與包容的同時,也保障旅客權益不受影響。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羅孝賢建議,可先從台鐵候車空間檢討,因在車站設計中,本來就要提供候車空間,可是台鐵大廳沒有足夠椅子,才會有人坐在地上。不光是移工需求,任何人都有,希望台鐵對於車站要有更好的利用,在大廳多設置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