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孟穎/整理報導
不論是買中古屋,或是房子住舊了,不少人會選擇花錢重新整修一番,但對口袋不深的小資族來說,預算會希望是越少越好,但有網友則用經驗苦勸,不是每項東西都能套用CP值,容易被忽略的才該砸大錢。
裝修預算不是樣樣都能省,看起來越不起眼的地方,越該砸大錢(圖/好房資料中心)

1.馬桶:馬桶看上去差不多,但便宜的馬桶,表面的釉品質就有所差別,網友表示,起初貪小便宜,使用沒多久發現容易泛黃、沾髒東西;馬桶使用頻率高,好一點的馬桶除了耐用,也較省水。
2.水泥:沒有裝修是用不到水泥的,但越是基本的東西,才需要選最好的,水泥的品質也決定了磁磚和牆面的黏度,若黏度差,磁磚容易攏起、剝落。
3.木芯板:通常用於系統櫃材料,膠水黏料多半會添加甲醛物質,會殘留在木材非常久的時間,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一定要選環保係數高的材質,而剛裝潢好的新家最好可以先開窗,搭配空氣清淨機使用,市面上也有推出專門去除甲醛的去除劑,每月固定使用,減少生活上的影響。
4.插座:插座是越多越好,但除了數量多,品質也要顧好,否則使用不慎,很可能會導致漏電、火災,款式也最好選擇有開關的,除了不必天天拔插頭,也較省電。
5.塗料:防腐、防水、防鏽的塗料,雖然價格不貴,但有使用防火塗料,在意外發生時,也能阻擋火災的迅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