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羅力元/整理報導
有報導直言,日本房市沒有利多可言,買了只是成為「負動產」而已。(好房網News記者賈蓉/攝影)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 買房就要選對地段!「這裡」話題熱度正夯,搶先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日本財經媒體東洋經濟週刊在1月28日出刊的雜誌,就在封面以「有房很危險 你家成負資產」來提醒讀者,擁有房子是件高風險的行為。另外日本房地產雜誌「週刊鑽石」指出,日本房子買入當下就跌價,此外中古公寓大廈更是掉價嚴重。
東洋經濟週刊指出,日本2013年時每7戶就有1戶空屋,多達820萬戶,目前初估至少1千萬戶。野村總合研究所更預測,2033年空屋將達2167萬戶,是2013年的2.6倍,空屋率將達30.4%,每3戶就有1戶。
報導中也指出,日本東京郊區空屋太多,鄰近社區不僅容易遭竊,商店相繼關門,生活機能降低,已出現「叢林化」現象。公寓大廈除了少數地區外,已建2、30年甚至掉價到新屋價的3分之1,
這兩家日本雜誌的報導都發覺到,空屋問題使不動產成為「負動產」,而住宅新建案的狀況也一樣慘烈。
鑽石週刊報導,新建案的供給率下滑,降幅超出想像,報導甚至直言,是驚人的難賣。根據不動產經濟研究所調查,2016年供給戶數約3萬5772戶,與2000年時9萬5635戶相較,連一半都不到。
政大教授張金鶚在臉書指出,看到日本房市現狀,台灣政府、業者、人民是否都應好好思考面對未來房地產可能的困境,不再使用過去「房地產業是火車頭」、「房地產是最好的投資工具」的舊思維,並呼籲應重新回歸房地產居住使用的本質。
政大教授張金鶚在臉書發文指出,應看看日本,想想台灣。(翻攝自張金鶚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