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 翁浩然/台北報導
位在北市濟南路上的「虹盧」,為知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的第二座自宅,為現代主義特色4層樓集合住宅,昨經北市文資會審議登錄為歷史建築,未來屋主針對虹盧有任何外觀、結構上的變更、更新,都要向文化局報備、評估。
對此,虹盧屋主代表直言,擔憂不動產價值、處置受限制,對於委員會決議感到遺憾,後續是否提訴願、訴訟還要討論。
位在北市濟南路的「虹廬」,昨經文資會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64年落成的虹廬,距今已有超過50年歷史,其特色為建物所有窗戶均位於側面及後面,正立面為實牆,與街道區隔,入口從天井進入,沒有「正門」,目前1樓為餐廳,2到4樓為私人住宅,王大閎去年5月逝世,被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提報登錄文化資產,昨召開文資委員會進行審議。
虹廬屋主代表林宜蓁、李志甫等人表示,虹廬多年來已有諸多改變,如1樓多面外牆被打掉等,早已非50多年前剛落成的樣貌,若列為文化資產,不只價值降低也難轉售,希望由保存學會購回虹廬,否則就別登錄文資影響私人財產價值。
不過委員會最後仍決議,將虹盧登錄為歷史建築。文資委員郭瓊瑩表示,雖虹廬多處遭更改,但代表性、神秘感、鬧中取靜等設計特點足以登錄為歷史建築。
委員薛琴建議,市府可與開發業者協商,提供容積移轉等獎勵措施,讓屋主損失降到最低。
對此,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市府後續將協調有意願建商,或研擬他法確保屋主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