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台北報導
近期國際疫苗研發陸續傳出好消息,學者專家認為,若想讓人民提早出國、邊境及早解封,政府應將希望投注在國際疫苗上,這段時間需要認真採購,因採購疫苗是商業行為,台灣要與其他大國競爭,能不能及早取得,數量和價格是關鍵,但若以一劑700元預算來看,台灣明年年中是否能拿到疫苗仍是未知數,且目前政府預算只估1500萬劑,數量無法達到群體免疫,應提升到3000萬劑才夠。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國產疫苗沒有經過第3期臨床試驗,就無法得知效果。政府應將希望投注在國際疫苗上。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從國際疫苗的情況來看,莫德納打敗了BNT,原因在於莫德納掌握了保存的優勢,甚至可存放在一般冰箱中。台灣應把重點投注在與莫德納的洽談中,必須想辦法取得授權。(中時資料照片)
黃立民表示,站在廠商的立場上,假設有人買100箱,另一人只要10箱,當然會比較想賣給買100箱的人,10箱的人想買就得提高單價。他認為,政府除了莫德納,也可繼續和BNT洽談。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則說,從國際疫苗的情況來看,莫德納打敗了BNT,原因在於莫德納掌握了保存的優勢,甚至可存放在一般冰箱中。台灣應把重點投注在與莫德納的洽談中,必須想辦法取得授權,不要再忙著給國產疫苗徵受試者,那是廠商該做的事。
楊志良表示,台灣要去跟每日新增10幾萬名確診者、總人口破3億的美國,以及其他疫情嚴峻的歐洲大國搶疫苗,這相當困難,恐怕半年內都沒機會搶到,如果明年下半年可以拿到,就已經算不錯。
在等待購得國際疫苗的期間,楊志良認為,台灣要更加留意防疫新生活運動,必須加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藉由非疫苗的方式熬過空窗期,否則就算有了疫苗,不防範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