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涵、王彩鸝、王思涵、林鎮西、吳懿雯/製作
阿里山鐵路集森林鐵道、登山鐵道與高山鐵路於一身,除沒有齒軌,「之」字形鐵道、螺旋登山鐵道、特殊形式蒸汽火車(直立式汽缸)等,應有盡有。
阿里山森鐵的道班及駕駛員的工作,面臨更多地形、氣候的困難與危險。 阿里山森鐵管理處/提供
這條有實力進軍世界遺產的鐵路,從集運木材轉型為輸運、觀光,林務局管理時期叫「林鐵」、台鐵代管後喚「森鐵」,不變的是需要運務、機務、工務等幕後功臣來支撐它駛向海拔2451公尺的頂端。森鐵安全的維護有兩種關鍵人物:道班及駕駛員。
現有35司機、逾80名工務員
目前森鐵有35名司機員,含道班士、工程員等有逾80名工務人員。道班是軌道安全的守護者,列車出發前確保軌道沒有障礙物、鋼軌沒有變形、平交道正常運作,抽換腐壞的枕木避免火車脫軌等都是他們的任務,是付出勞力的吃重工作。
森鐵司機員比起其他火車司機員要面臨更多地形、氣候的考驗。路線坡度對登山鐵路而言,象徵著登山的困難性與危險性,坡度愈大愈危險,上山難、下山更難。
軌道安全守護者:道班
道班的工作需處理即時坍方、倒木、挖土溝抽換枕木、拆換鋼軌。由於怪手機具到不了這裡,很多工作在森鐵是「純手工」,200公斤重、長10米的鋼軌由4個人用繩索綁住用肩扛起,一天更換鋼軌至少10根,苦笑自己是「台灣牛」。
道班每天要兩人一組駕台車做「朝巡」,天未明即出發;祝山線的道班配合曙光列車,午夜便得出勤。朝巡為兩人一組,原則每3天輪一次,颱風天改步行巡軌,強颱時僅100公尺可能得砍10幾棵樹,由於是林務局的資產,樹不能隨便砍,必須報備、記錄樹的編號。
道班怕遇見的事
1.住宅區的小孩在軌道排石頭
2.火車園區遊客擅自扳動轉轍器
3.山區低溫結冰、凌晨濃霧、路線蜿蜒視線不良,操控困難,煞不住就跳車。
行車安全操控者:森鐵司機員
一般火車司機員需經兩年訓練,森林鐵路可能要更久。有10年資歷的劉啟南是森鐵本線最資深的司機員,上山的時候,搭檔廖維霖在前端的「守車」看路操控,下山時機關車變成在前端,劉啟南開車、廖維霖協助注意路況。「不同坡度有不同操作方式,我們得熟記每個煞車要輕或重的點。」他說,第一次開下山,還是會害怕。
森鐵支線,坡度更達62/1000,全程要保持直線時速22公里、彎道20公里,天雨、鋼軌濕滑時可能要「踩沙」,車頭沙箱會釋放出沙子,增加磨擦力。遇到朝巡過後才傾倒的樹木或落石,司機員能鋸就鋸、能搬就搬。
森鐵司機員怕遇見的事
1.拍照的登山客、等車的人愈站愈靠近車站邊緣。
2.遊客擅自走進幽暗的隧道,由於沒有避車空間,只好停車讓冒失的遊客上車、載出去才安全。若在隧道突然發現人影,及時煞車,險象環生。
田大權免費講座來啦!
直播沒說的只在講座教你!
【終極買房攻略】名額有限,要搶要快!
傳送門在此>> https://goo.gl/Zkm4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