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
最近3年,捷運中山、雙連站周邊及赤峰街開始瀰漫藝文風。北市府文化局及台北當代藝術館投入經費打造創意街區,也出版導覽地圖,不過市議員質疑這些計畫卻埋沒了在地50年老店。
文化局推動創意街區計畫,吸引文創業者(圖右)進駐赤峰街,但漏了在地老字號店家。 (記者郭安家/攝影)
市府文化局劉維公說,創意街區計畫一開始是針對各區開店不到一年的店家,所以主要鎖定新文創店,加上活動經費不足無法擴大計畫,但不會排斥老字號店家;對老店家走入文創產業,他樂觀其成。
北市不少文創商店或辦公室散落在各行政區,文化局3年前進行文化創意產業聚落調查,選定11個小區域為創意街區。去年編列200萬元辦街區活動,並出版導覽地圖。
創意街區預算今年增為600萬元,劉維公表示,今年預計要開闢文山及內湖區的創意街區,將整合政大周邊的學生及業界設計工作室,而內湖也可串聯風格餐廳及畫廊。
不過,市議員簡余晏質疑,中山雙連創意街區導覽圖包羅萬象,有各種咖啡店、文創小品店,卻缺了在地老字號,諸如信成麻油、滋養製果、打鐵街(赤峰街)老店等。她批評,社區總體營造只做半套,殊不知文創與老字號可以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