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淑玲/綜合報導
台南仁德區因台鐵分割都市空間影響沿線區域發展,為改善軌道與路面平交道造成交通衝擊,地方爭取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從鐵路地下化計畫終點開始至仁德車站以南全長約5.8公里,沿線有4處平交道及3處立體結構物,可行性評估期末報告出爐,議員批期末報告改善策略僅解決中正路一段平交道瓶頸,與地方期待落差,另保安路潭稅地下橋高度不足及淹水問題存在近60年,仍無解決之道。
交通局表示,規畫單位評估目前以鐵路短高架並南移仁德站為技術較為可行方案,但財務自償率僅2.62%,未達中央10%補助標準,後續將再研議配合其他土地開發方案,提升財務效益可行性,也將針對主要平交道交通節點,研析公路立體化改善或新闢替代路廊的可行性。
![台南市仁德區因鐵道分隔,其中保安路潭稅地下橋,受限上方鐵路橋梁,車道寬度不足,意外事故頻傳,地方盼鐵路立體化能解決長年沉痾。圖/台南交通局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QzMTQzOG5ld3M,/b8f656bdc6cd2704_992x689.png/qs/w=600&h=600&r=16888)
議員郭鴻儀說,仁德區鐵路立體化評估,北從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終點,南至仁德車站以南港尾溝溪,現有保安及仁德2個車站,平交道由北而南包括大林路、十三甲、虎山路、中正路一段共4處,此外還有潭稅橋地下道、虎山橋以及台86線高架橋3處立體結構物,但期末報告改善策略與應用方案,僅集中針對解決中正路一段平交道瓶頸,且僅有短高架與公路立交方案可行,與地方期待落差。
郭鴻儀批過程未開說明會,或做訪談及田野調查「閉門造車」;針對路線容量、站間路線利用率及行車速率等指標評估分析,其中將利用站間量預測作為營運計畫基礎等資訊,未納入沙崙綠能科學園區發展等利基,「公路立體化」工程經費比「鐵路立體化」低,但新的高架道路形成發展隔閡,評估中未將新問題納入考量,導致效益被嚴重低估。
郭鴻儀指出,保安路潭稅橋因受限上方鐵路橋梁,高度不足及淹水問題,存在近60年,報告無解決之道;仁德區保安里長顏榮城也說,奇美實業員工上下班多走潭稅橋,但通道寬度不足,希望早日改善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