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美國聯準會(Fed)在美東2日下午2時(台灣3日凌晨2時)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後,決定第四度升息3碼,聯邦資金利率達到3.75%-4%區間。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Fed接下來可能減緩升息速度,但最終利率可能比原先預期水準更高。

鮑爾表示,Fed打壓通膨之役還有一些路要走,且一系列經濟報告顯示Fed尚未止住通膨升勢,「從上次會議以來,數據顯示最終利率水位將比原先的預期更高」。經濟學者已經預測,利率最終至少將升到5%。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 買房就要選對地段!「這裡」話題熱度正夯,搶先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鮑爾也暗示,決策官員有意願考慮12月會議時減緩升息速度的可能性;「時機正在接近,最早可能是在下次會議,或是更下次(2023年2月)會議」。
鮑爾的發言一言以蔽之就是「慢慢升、升更高」,讓美股2日迅速由紅翻黑,標普500指數當天跌2.5%,道瓊跌逾500點,市場歷經2021年1月來最慘的「Fed決策日行情」,不僅如此,避險氣氛擴散至3日,全球股、債跌勢進一步加深,美股早盤開低走低,亞洲和歐洲股市一面倒,歐美公債殖利率全面竄升,DXY美元指數躍升逾1%,突破113。
鮑爾表示,沒必要先看到連續好幾個月的報告顯示通膨已經下降,才會縮小升息幅度。在會後聲明中,Fed表示將「考慮累積緊縮程度」,以及「貨幣政策影響經濟活動與通膨的時間滯後因素」。聲明中也指出,有必要「持續升息」,對經濟產生「充分的抑制」效應,並將通膨壓向2%目標。
鮑爾雖做出「緩升」暗示,但同時強調這並不意味Fed打擊通膨的決心減弱。
許多經濟學者現在預測利率頂峰將比Fed在9月時所預測的4.6%(4.5-4.75%區間)更高,並預測利率必須至少升到5%才足以壓低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