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574

為何出現低價高麗菜?他分析是這些原因

#蔬菜 #農委會 #高麗菜 #菜價 #地方

聯合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才10月已有部分蔬菜產地出現低價高麗菜,還開放民眾自採。農民認為,今年進口高麗菜的量過大,導致本土國產高麗菜市場受影響。今年1月1日到10月15日進口高麗菜總量達5萬6077公噸,比去年和前年全年進口總量,大幅增加1.7萬至2.4萬公噸。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表示,現階段高麗菜價格還算穩定,但有些小顆、蟲蛀、品質差的品項,價格就明顯差多了。北農統計,今天高麗菜到貨量315公噸,品質最好(上價)的高麗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20元、中價15元,品質差的(下價)僅5元。

 

才10月,已有部分蔬菜產地出現低價高麗菜,有的開放民眾自採,有的農民認賠殺出,自主耕鋤;官方認為這是品質相對較差、且少數農民的產品。圖/農民提供才10月,已有部分蔬菜產地出現低價高麗菜,有的開放民眾自採,有的農民認賠殺出,自主耕鋤;官方認為這是品質相對較差、且少數農民的產品。圖/農民提供

 

農委會統計,去年10月高麗菜價每公斤平均批發價20元,今年同期為15.9元,農委會認為接近近五年平均數,算是合理的價位。部分高麗菜出現低價,是品質不好的硬梗高麗菜,且僅是少數農民的狀況。

 

農委會農糧產銷資訊整合平台顯示,2017年高麗菜進口3萬9283公噸、2018年3萬1770公噸;今年1月1日到1月15日,總量則增至5萬6077.22 公噸,主要進口國為印尼1萬8393公噸、南韓8472公噸、越南8452公噸、泰國3540公噸、日本213公噸、美國136公噸。

 

北農總經理翁震炘說,有部分低價高麗菜是8月種植的,當時遇到8月底連續降雨,部分高麗菜長得特別小,且病蟲害多,賣相品質都不佳。有的開放自採的菜園,是園主把大的採收完後,剩下小的、品質較差的讓民眾自採;但同時段耕種的高山高麗菜,因為沒遇到連續降雨,品質也有很好的,價格也不錯;受到天候的影響很大。

 

他表示,去年整年菜價都很低,農民賠怕了,有不少人開始少種,所以今年1到3月菜價都還不錯。但今年6月、8月連續降雨,而6至8月夏季高麗菜價格普遍偏高,商人認為有利可圖就會進口。

 

翁震炘說,高麗菜耕種期約二個月,之前已經預警超種,現在正是高山高麗菜的最後一批,接下來要轉為平地高麗菜盛產期,之前超種的11月會陸續上市。除了高麗菜,大白菜及大雨過後復耕的各種小葉菜類,量也是多得不得了,都是後續秋冬蔬菜量價觀察重點。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