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胡偉良
胡偉良 台大土木系畢業後通過國家高考取得技師執照,由公務員轉入民間部門後,先後涉足過建材、營造及投資興建領域。台大畢業後陸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目前為品嘉建設董事長,工作之餘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媒體。
人氣 116010

2022年後台灣的房地產會走向何方?

相關關鍵字

#房價 #高房價 #繼承 #都更 #多空觀點

文/胡偉良

 
房價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個政治問題、社會問題。而房價的繼續上漲則將催生更多的社會、經濟問題。
 
1、 高房價加劇了社會不勞而獲的浮躁心理,催生了靠炒房為生的炒房階層
 
近幾十年來,炒房炒地致富成了發家致富的最好手段,最敗家的則是賣房創業。做實業辛辛苦苦一整年,往往不如輕輕鬆炒幾間房。在這樣的氛圍下,有多少人能坐冷板凳做實業?
 

 

2022年後台灣的房地產會走向何方?(好房網News資料照)
新莊副都心旁建物與結構體。(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試問炒房者為社會貢獻什麼價值?炒作房子靠低價買進,在烘抬房價上漲之後,再賣給剛需,從而大賺一筆,這值得驕傲嗎?他們的付出對社會有造成任何貢獻嗎?沒有,可是這些人卻很驕傲,連年大賺之後,卻不覺得自己偷走了剛需辛勤工作的所得。
 
現在採訪小學生長大以後想做什麼?據調查想當網紅的比例驚人。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都一心想當網紅了,國家還有未來?
 
總而言之,炒房帶來的暴利,帶動了社會資本的浮躁性,加速了社會資本從實體經濟轉向房地產炒作,進一步阻礙了實業的轉型升級。
 
2、高房價加速社會的貧富分化,降低降低了社會內需
 
高房價提高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高房價就意味著生產者和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買房子、支付房租等等。生活成本的提高必然會使社會的貧富分化更快,社會需求隨之迅速降低。
 
有人說,房價上升能夠給房地產企業帶來利潤,也能夠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發展。是的,馬太效應造成富有的更富有,貧窮的更貧窮。馬太效應能夠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利潤。利潤歸於有錢人,而不是窮人。
 
長期以來房地產一直是個高利潤的行業。貧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利潤,利潤越高,貧富分化就越快。
 
3、房地產除了經濟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民生功能
 
2003年那一波的高房價已經大大高出了台灣的經濟發展速度,但房價上漲太快也超過了經濟支撐。2015年台灣的高房價開始下跌,畢竟,沒有經濟的增長支撐,房價高企難以持久。
 
4、台灣的人口老齡化越來越近,房價增長缺少人口增長的支持
 
路易斯拐點在台灣早已顯現,台灣的人口紅利早已消失。在人口低度成長甚至逐步走向負成長的趨勢下,房地產價格上漲已經沒有長期的需求基礎。目前僅剩下存量更新(老屋改建)的需求。
 
貧富分化,抑制了房產需求。高房價促進了貧富分化,甚至有不少人說買不起房的人將會永遠買不起房,這就是貧富分化的問題。
 
5、台灣經濟朝向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將會加大就業壓力。若失業人口增多,房地產將會失去大量承接者。很多人認為科技發展不會造成就業壓力,他們認為科技同時可以產生就業,但是根據歷史來看這個結論並不完全成立,否則也不會有工業革命時期工人砸毀機器的事件。隨著高科技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會愈來愈殷切,這也將帶來人力市場的K型化發展,一方面是科技產業有關的高薪理工人才,另端則是只能圖溫飽的普通人。
 
6、年輕人該怎麼做?
 
值此之時,中老年人大多已有房產,年輕的你則要如因應呢?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孝順父母,由父母支助買房頭期款?鼓吹長輩(父母、岳父母)老房改建,再來繼承?是的,勇敢面對現實,這是你可以有的選項。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