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林左裕
林左裕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學訪問特任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總務長,華視空中學院「期貨與選擇權」主講教授,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基金會駐校諮詢教授,對於台灣房地產市場深刻研究,觀點突出。
人氣 61209

印鈔是過去 升息是未來

相關關鍵字

#通膨 #升息 #買房 #多空觀點
文/林左裕
 
最近筆者對外演講常有聽眾提到一個問題: 「現在是通貨膨脹趨勢,買房抗通膨是否最好的選項?」筆者隨即解釋導致通貨膨脹的成因,以及政府常用來因應的政策工具---升息,進而分析未來可能的市場走勢,最後則以「印鈔是過去、短缺是現在、升息是未來」為結語,本文分析這句結語供讀者在入市前的參考。
 
「通貨膨脹」(Inflation) 最簡單的定義就是「過多的錢追逐相對上過少的商品」(林左裕,2018&2021),兩個因素中,只要其中之一變動,就會導致商品價格的上漲,如戰爭工廠停工、產品競爭力低的國家減產而超額印鈔、或無紀律的貨幣供給等。目前這波通膨的態勢恰好結合了這兩個因素,第一是2008年美國次級貸風暴(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後自隔年起實施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政策,即QE1, QE2及QE3,以及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後在隔年實施的「QE無限」。在QE開始實施後,原本各界預期的通膨效應並未發生,原因係消費者對未來信心不足,致使消費縮減,且印鈔後並未引導經濟成長,反而引發資產價格膨脹,未來房貸壓力提升下又排擠消費能力,因此經濟學人(2013)以「通膨之死」(The Death on Inflation)描述當時QE後的怪象。以台灣的房市為例,2009年的M1B年增率為20倍,在之後雖未導致明顯的通膨,但全台房價約在之後的五年內漲一倍。簡言之,印鈔對房市的拉抬效應自2009年就開始了。
 

 

印鈔是過去 升息是未來(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新台幣與美元。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經過了多年的QE後,美國聯準會(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也察覺到資產膨脹的程度已如脫疆野馬難以控制,原本醞釀退場機制,或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政策,但因經濟未明顯提升,又逢川普總統連任選戰壓力下暫緩,未料又遇到新冠疫情爆發,市場信心嚴重受創,才又祭出「QE無限」,因此這波全球印鈔的歷程長達12年,在這個過程中,房價已隨著鈔票的水位扶搖直上了。
 
另一個因素是新冠疫情所致的「短缺」(shortage)效應,自2019年疫情爆發後,各國為了防堵疫情的擴散而祭出封城及隔離等措施,雖然疫苗的研發對疫情有相當程度的控制效果,但持續性的缺工及運輸業在供應鏈上能量不足,終於造成了這兩年多項產品供給的短缺。超過十年的印鈔歷程及供給短缺這兩個因素同時發生,終於釀成了通膨的「完美風暴」,美國在去年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s’ Price Index, CPI)已逾7%,而台灣的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 WPI)在去年底也在10%-15%之間,此現象反映了過去印鈔政策的惡果。
 
面對高通膨的來襲,政府常用的手段終究還是升息,目的係將在外的游資吸引回銀行體系,至少能減少造成通膨的因素之一。以美國為例,高通膨已導致高民怨,使得總統拜登的民調低落,也因此未來升息勢在必行,預期世界各國也將跟進。
 
因此對於房市影響的預期,可謂是印鈔所致的通膨已發生,反而是未來更需注意升息的殺傷力。 根據「效率市場」(Efficient Market)理論: 現在投資標的的市價已反映過去的資訊,而要預期未來的價格,應預測未來可能新的資訊(如收益、事件或政策等)。因此投資者對於未來房市的預期,升息的效應反而應重於通膨,若升息的幅度過大,接手投資的壓力升高、意願降低,可能使現在的「賣方市場」逆轉為「買方市場」,投資者不應掉以輕心。
 
參考文獻:
林左裕 (2018) “不動產投資管理”,智勝出版,台北市。
林左裕 (2021) “正視疫情所致的通貨膨脹風險”,好房網,2021, 7, 6,https://news.housefun.com.tw/tsoyulin/article/205058302931
The Economist (2013) “The Death of Inflation”, 2013, 4, 13。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