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巧璉、王慧瑛/高雄報導
高雄前鎮區亞灣智慧公宅第一期工程昨動土,市長陳其邁強調,累計到今年底,高雄社宅動工逾7千戶,動工數六都第一。
都發局長吳文彥說,前市長陳菊任內規畫481戶,前市長韓國瑜任內完全沒規畫,陳其邁上任後加緊腳步,4年內目標1萬5千戶。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柯志恩競總主委、前副市長葉匡時說,韓任內推青銀共居,且政策有一貫性,為何綠營執政20多年遲遲沒做,顯然要政黨輪替才有壓力。
亞灣智慧公宅第一期基地在修成南街、啟聖街口,斥資31.6億元蓋634戶,有1至3房規格,預定116年完工。
陳其邁說,高雄蓋社宅一定選最好地段,亞灣公宅周邊有4座輕軌站、3座捷運站,鄰近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旅運中心、高雄展覽館、高雄軟體園區、總圖等,一旁還有IKEA、家樂福、好市多,「全世界哪有這麼好康的社宅」。
亞灣公宅周邊有數棟豪宅,陳其邁說,不論有錢、沒錢,住宅平權是每個人該享有的權利。市府選最好基地蓋社宅,要宣示照顧青年、甘苦人決心,「有錢的可住旁邊比較貴的大樓,還在辛苦打拚的可以住這裡。」
陳其邁說明,高雄市推動囤房稅,每年3億稅收挹注在青年租金補貼,「全台灣只有高雄如此加碼」,每家戶月所得平均5萬467元以下可申請社宅。
吳文彥指出,陳其邁上任後加緊腳步蓋社宅,近2年決標13件,年底前累計有7千戶動工,市府自辦岡山、大寮、亞灣等3處社宅在今年發包動工。吳文彥還說,前市長韓國瑜任內完全沒規畫。
對於吳文彥說法,葉匡時回應,吹噓自己、打擊前朝不厚道,韓主政時期推青銀共居,若要比較,應該檢討綠營執政20多年沒做好,若沒經歷政黨輪替,恐怕還是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