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59

高雄機場復甦慢 民眾批航班少

#高雄 #高雄機場 #航班 #航點 #居家 #地方
聯合報記者王勇超、宋原彰/綜合報導
 
高雄國際機場疫後航點無法恢復盛況,雖然運量復甦,民眾仍覺得「航班少的可憐」。議員質疑,小港機場身為國際機場,航班、航點卻過少,國外歌迷無法直達高雄,影響高雄發展演唱會經濟效益,南部人出國不便,無法擴大觀光價值。高市長陳其邁說,已積極與航空公司聯繫爭取,下半年會再增航班。
 
高雄國際機場被定位為南部「區域性國際機場」,主要航點是亞洲城市,2015年起超越台北松山機場為全國旅客人數第二大機場,僅次於桃園國際機場,2019年達史上最高國際載客量,逾600萬人次,但受疫情影響,2020年起國際航班數與進出旅客數下降,降為全國旅客人數第三大機場。
 

 

 

高雄國際機場疫後航點無法恢復盛況,民眾覺得「航班少的可憐」。圖為團體旅客在高雄國際機場準備出境。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國際機場疫後航點無法恢復盛況,民眾覺得「航班少的可憐」。圖為團體旅客在高雄國際機場準備出境。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航空站表示,疫情趨緩運量漸恢復,今年1至4月累計旅客量182萬5304人次,回復到2019年同期約75%,疫情後至今年夏季,航點復飛有17處,新增航點3處,航班由每周97班增加為每周300班,增幅達210%。
 
旅行社業者說,疫情後南部出國觀光復甦程度約5成,主因高雄國際機場量能不足、航線恢復慢。機場設櫃業者說,來客數雖成長,但不是每天旅客都很多,希望增航線、航點,恢復榮景。今年遇到旅客多的日子,營業額是去年同期2倍甚至3倍。
 
議員蔡武宏說,疫情解封後,桃園機場有93航點、每周2105航班,反觀高雄小港機場僅有25航點、每周300航班,天壤之別。議員陳美雅表示,小港機場航點過少,包括機場宵禁、腹地不大。
 
議員黃香菽說,日本熊本市身為高雄姐妹市,同樣是台積電設廠地點,疫情前在小港機場每月有3班直航班機,疫情後卻未恢復。
 
陳其邁說,國外航點需考量對方國家疫情恢復,例如熊本市機場、東京機場都因當地地勤量能不足,機場作業無法負擔,才導致高雄端無法設站點,市府持續向熊本爭取,也會向東北亞、東南亞國家爭取增航班。
 
2024高雄旅行公會國際旅展昨開幕,瞄準暑假旺季,交通部次長林國顯出席,他說,目前880億小港機場改建計畫,二階段打造國內、國際航廈,屆時容納1650萬人次進出機場,吸引轉機民眾,各航空公司看到商機也會陸續增航班。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