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95

長年期貸款、低利 讓囤房稅效果打折

#貸款 #低利 #囤房稅 #政策 #政府 #打房
工商時報/郭及天
 
政府逐步加重打房力道,打算祭出提高多屋的差別稅率,抑制房屋的持有意願。不過,國內房屋持有成本偏低,一間房屋每年持有房屋稅成本,不過數千至數萬元,國內房價增值幅度、轉手獲利,動輒以百萬計,提高持有稅的效果恐怕不彰。
 
房價高漲問題核心,在於資金充沛欠缺引流出口、市場充斥房價還會再漲的預期,不解決此兩問題,透過溫和漸進的稅負和金融手段打炒房、抑制高房價,成效有限。
 
政府逐步加重打房力道,打算祭出提高多屋的差別稅率,抑制房屋的持有意願。圖/中時電子報
政府逐步加重打房力道,打算祭出提高多屋的差別稅率,抑制房屋的持有意願。圖/中時電子報

 

以全台一年房屋稅實徵約793億、全台有約900萬戶住宅存量推算,平均每戶房屋稅不到1萬元,加上屬於持有稅的地價稅,平均一間房屋持有成本每年僅約2萬元,每年持有稅負相當於房屋市值的千分之2以下,相較於近年動輒5%以上的房價年漲幅,一些房市熱門城市如台南、新竹,房價漲幅甚至10%以上;即使持有稅率、稅基調高數倍,相較於資產增值獲利預期,持有稅可以說不痛不癢。
 
過去經驗顯示,無論提高持有稅或資本利得稅,在房市多頭時期,對屋主來說,都會轉嫁給租客;對賣方來說,則會轉嫁至接手的買方,這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但如此一來,反而間接造成租金、房價雙漲。
 
且目前持有稅繳稅的大戶多為財團,房屋稅率就算能數倍調漲,以其資產規模、租金收益來看,持有成本比重仍相當低;有業者戲稱,目前房市熱度來看,就算有人因為持有稅增加被迫拋售房產,一定還是有人加價接手買進。
 
高房價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於通膨壓力下財富縮水的憂慮,市場上沒有比房地產更保值、低風險的投資工具,近年銀行力推30年還款房貸,等於讓購買力增加了1/3,成為追上高房價漲幅的動能,各界普遍對房市信心樂觀,更但也使得房價欲跌不易。
 
除了升息、限縮寬限期、降低成數之外,限縮還款年限才能解決房市過熱的現況,而政府大刀闊斧宣示打炒房,更要提出將湧入房市的資金,引流至實業發展的構想,才能抑制房價的持續上漲。
工商時報/郭及天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