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
政府從2020年底開始打炒房,央行至今推出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打囤房、養地,並限縮不動產貸款,加上原物料成本上升,讓不少建商感到壓力,尤其中小型建商恐更受衝擊,有房市業者更指今(2022)年8、9月恐會出現建商倒閉潮。難道爛尾樓風暴不久後將至?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近幾年炒房較嚴重的南部區域如台南、高雄,可能更要注意這樣的現象。
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統計顯示,近十年台南房價平均漲幅高達189%,其中安南區從2012年每坪5.3萬一路漲到2021年的21.6萬元,漲幅高達307.5%;仁德區從每坪7.2萬漲到20.7萬元、漲幅187.5%;新市區與善化區近十年房價漲幅更是破100%,從1坪7萬左右漲到17萬元,可見飆漲情況嚴重。
這幾年炒房炒得兇的高雄、台南區域,學者示警,若財務槓桿玩很大的小建商,極可能出現問題,要注意南部這2區域後續不是不可能出現爛尾樓風險。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高雄也因台積電要到楠梓設廠、科學園區發展等話題可炒,整體房價漲幅很大,楠梓預售案從20萬初暴增到今年30多萬,甚至高雄蛋黃區有預售案的開價一坪喊到4字頭;且中古屋主也開價相當狠,寧願把房子慢慢放、也不願開出合理價。
對於小建商倒閉、出現爛尾樓的說法,王健全表示,尤其這幾年炒房炒得兇的高雄、台南區域,不少小建商、新成立的建商,想藉著這波房市熱度、都要分一杯羹,從中獲利,確實有些小建商也讓他們有嚐到甜頭。
王健全分析說,但隨著房市氛圍轉變、經濟情勢可能改變,加上央行持續升息並限縮不動產貸款,如果財務槓桿玩很大的小建商,加上本身財務體質、資源不如大建商這麼好,若資金控管不當,就極可能出現問題,要注意南部這2區域後續不是不可能出現爛尾樓風險,政府相關單位也須密切關注。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在物價持續上漲過程中,就較容易出現小建商撐不住的情況,像是2003年後也曾出現原物料一直漲、漲到2007年,所以當時2003 、2004年不少簽約的建商,後來都沒辦法履約,因為一旦履約、可能公司虧損就很嚴重,因此只好宣布倒閉,今年看起來,中小型建商可能也會面對同樣的情況。